结束语 | 成长和进化,技术如此,我们亦如此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文章总结: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同人类的进化一般,本文以检索技术为例,探讨了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作者指出,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得高效检索和提炼信息变得至关重要,而这也是许多系统设计的初衷。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个人也需要构建自己的思维检索引擎,以便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文章还回顾了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强调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也需要不断进化。作者鼓励读者不断升级自己的检索引擎,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并指出学习和成长就像爬台阶,需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提升。最后,作者强调学习之路没有终点,保持探索和进化才是成长的终极密码。文章通过对检索技术的发展和个人认知进化的类比,为读者呈现了技术与个人成长的相似之处,鼓励读者不断学习和进化。
2020-05-18给文章提建议
《检索技术核心 20 讲》,新⼈⾸单¥59
全部留言(18)
- 最新
- 精选
- 牛牛首先感谢老师、我觉得这个专栏的质量非常高, 至少在我的心里、它与丁奇老师的MySQL、王争老师的数据结构、文浩老师的计算机原理一样深深影响了我, 用了四期`一周免费读`默默的跟完了课, 收益匪浅, 决定买下来思思品味, 值得反复阅读的一门课, 强烈推荐~~~~
作者回复: 也非常感谢你的认可和鼓励!我相信专栏中多少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整体来说,我也希望这个专栏能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让我们能一起探索检索技术是什么和该怎么做。如果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收获,那么我也会觉得非常开心和鼓舞。
2020-05-19214 - 一元(eudict)一路学完,真的非常棒,感谢老师细心指导。同时大量的例子、图解,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期待老师下一次的专栏
作者回复: 也谢谢你的一路的陪伴和坚持。深入浅出其实也是我写专栏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你的这个评价让我备受鼓舞。如果文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也欢迎继续留言讨论
2020-05-284 - paulhaoyi感谢老师精彩的课程,也期待后面更多更好的系列课程,结合AI,最新技术趋势。 哈哈,赶紧出新课吧,我迫不及待订阅了。😄
作者回复: 哈哈,感谢你的支持。结合AI的检索引擎是一个蛮大和蛮新的话题,是最新的趋势。但这个领域也涉及了很多的知识基础,可能很多人不太好理解。我得想想要如何写才好。如果有新课了,我会第一时间发预告的。
2020-05-203 - 奕感谢老师的付出,感谢老师认真回答了每一个评论。
作者回复: 也谢谢你一直以来积极的提问。其实好的问题,不仅仅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专栏内容,也帮助作者将专栏没讲清楚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从这个角度讲,每个积极提问的人,都是专栏的共建者。谢谢你的支持!
2020-05-182 - 青鸟飞鱼首先谢谢老师的付出,经过《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MySQL实战45讲》以及陈老师的专栏,我越来越喜欢数据库方面的开发,希望老师多出一些专栏,一定支持,期待。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支持。现在我们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也是混合的机制,从关系数据库,kv数据库到时序数据库都有(MySQL+TiDB+Redis+aerospike+opentsdb)。你会看到,数据库相关的技术也是一直在发展。
2020-05-191 - 峰舍不得技术思维比口音还厉害的陈东老师!!!!!!!!!我想再听老师讲课肿么办!!!!!!!!!!!!!
作者回复: 哈哈,不介意口音的话可以多听几遍~ 而且未来说不定我也可能在更多的场合和大家继续分享。
2020-05-181 - 子一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作者回复: 也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这也是我更新的动力。希望专栏内容对你有帮助。
2020-05-181 - 那时刻感谢老师的分享,尤其是老师对于每篇文章的讨论问题和疑问都进行详细的回答,是我们对于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再次感谢。
作者回复: 也感谢你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帮助我将文章中没有讲到或没有讲清楚的知识点提出来,让我能进行补充说明。 专栏结束了,但是学习没有结束。有问题依然可以留言。我也会继续回答。
2020-05-181 - 小广感谢老师的付出,内容非常精彩
作者回复: 谢谢支持!
2021-07-10 - 一轩明月趁着周末刷完了课程,自己是做推荐算法的,老师的课程帮我从更大的检索视角,从基础数据结构的特性与检索问题起,从理论上的结构设计和算法优化,到工业中的数据量与延迟挑战,将基础与前沿的珠子在我脑中以从未有过的方式串联了起来,十分感谢! 对“召回+排序”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感悟又深了一层,数据存储和广告引擎的检索实践很有启发。内容领域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更是“同质同源”,凡是能搜出来的,都应该能被推荐,接下来我会在数据存储与检索上进一步自学精进,同时将手头工作分别从“搜索”,“推荐”正反两个方向上以检索的视角复盘一遍,在实践中验证所学。
作者回复: “将基础与前沿的珠子以从未有过的方式串联起来了”。这是很高的评价,也很精准地说出了我写这个专栏的目标之一。 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只要从基础出发,就能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和学习,能找到许多技术和系统“同根同源”的地方,包括相互借鉴,跨界借鉴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希望以后在你能保持这样的高质量思考和实践,不断前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