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三十六式
刑无刀
“贝壳找房”资深算法专家,8 年推荐系统工程师
43607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40 讲
开篇词 (1讲)
原理篇 · 深度学习 (2讲)
原理篇 · 其他应用算法 (3讲)
推荐系统三十六式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29 | 让数据驱动落地,你需要一个实验平台

流量无偏置
流量分配条件
流量分配方式
流量大小
实验起止时间
分层实验原理
Google实验平台架构
实验平台的重要性
下线实验组
时间测试
风险
实验规模计算公式
发布层
流量分配方式
实验设计考虑因素
结果
参数
流量
AB实验
数据展示
数据采集
总结
对比实验的弊端
统计效果
重叠实验架构
实验平台
数据驱动
数据驱动落地需要实验平台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数据驱动这个口号喊了很多年了,这个口号也几乎成为了行业共识,但是数据驱动又像鬼一样,人人都在说,但几乎没人见过它长什么样子。

数据驱动和实验平台

要做到数据驱动,就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数据,第二点是驱动。这听上去似乎像是废话,实际上不是。
这第一点的意思是,要采集数据,全方位,数据像是石油一样,没有它就谈不上驱动;第二点的意思是要让大家看数据,光采集了没有用,还需要让所有人盯着数据看。
而要做到驱动,需要一个 AB 实验平台。数据驱动的重点是做对比实验,通过对比,让模型、策略、设计等不同创意和智慧结晶新陈代谢,不断迭代更新。
对比实验也常常被大家叫做 ABTest,这个意思就是一个 A 实验,一个 B 实验,这样说可能有些模糊,所以我需要先和你说说什么叫做对比实验,然后再说说一个对比实验平台应该长什么样子。
你都可以把任何一家个性化推荐产品想象成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有很多参数影响它工作,函数的输出就是推荐物品列表。这些函数参数可以有各种组合,通过其中一种参数组合去面对一小股用户的考验,这就是一个实验。
要做实验,要做很多实验,要很快做很多实验,要很多人同时很快做很多实验,就需要实验平台。
要讨论实验平台,先要认识实验本身。互联网实验,需要三个要素。
流量:流量就是用户的访问,也是实验的样本来源。
参数:参数就是各种组合,也是用户访问后,从触发互联网产品这个大函数,到最后返回结果给用户,中间所走的路径。
结果:实验的全过程都有日志记录,通过这些日志才能分析出实验结果,是否成功,是否显著。
把互联网产品想象一个有向无环图,每个节点是一个参数,不同的分支是参数的不同取值,直到走到终点,这一条路径上所有经过的参数取值,构成了服务的调用路径。
具体在推荐系统中,可能这些参数就是不同的模型与策略名称。每当一个用户经过这一系列的调用路径后,就为每一个分支产生了一条实验样本。
于是问题来了,每一个用户到来时,如何为他们决定要走哪条路径呢?这就要先经过实验对照来看。
实验要观察的结果就是一个随机变量,这个变量有一个期望值,要积累很多样本才能说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接近期望值了,或者要观察一定时期才能说对照实验之间有区别或者没区别。
因为只有明显有区别并且区别项好,才能被进一步推上全线。
在设计一个实验之初,实验设计人员总是需要考虑下面这些问题。
实验的起止时间。这涉及到样本的数量,关系到统计效果的显著性,也涉及能否取出时间因素的影响。
实验的流量大小。这也涉及了样本的数量,关系到统计效果的显著性。
流量的分配方式。每一个流量在为其选择参数分支时,希望是不带任何偏见的,也就是均匀采样,通常按照 UUID 或者 Cookie 随机取样。
流量的分配条件。还有一些实验需要针对某个流量的子集,例如只对重庆地区的用户测试,推荐时要不要把火锅做额外的提升加权。
流量如何无偏置。这是流量分配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同时只做一个实验时,这个问题不明显,但是要同时做多个实验,那么如何避免前面的实验给后面的实验带来影响,这个影响就是流量偏置,意思是在前面实验的流量分配中,有一种潜在的因素在影响流量分配,这个潜在的因素不易被人察觉,潜在的因素如果会影响实验结果,那么处在这个实验后面获得流量的实验,就很难得到客观的结论。这个无偏置要求,也叫做“正交”。
这些问题也是实验平台在设计之初要考虑的。试想一下,推荐系统中,算法工程师总是在尝试很多模型,或者在线下给出很多的模型调参,线下评测时,各种指标都是一片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恨不得立即上线去验验真实效果。
每一个算法工程师都这么想,但是线上流量有限,因此需要重叠实验,废水循环,最好能够做到洗脸的水冲马桶,这样灵活的实验平台长什么样子。
Google 公司的实验平台已经成为行业争相学习的对象,所以今天我会以 Google 的实验平台为主要对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个重叠实验平台的方方面面。

重叠实验架构

所谓重叠实验,就是一个流量从进入产品服务,到最后返回结果呈现给用户,中间设置了好几个检查站,每个检查站都在测试某些东西,这样同时做多组实验就是重叠实验。
前面说了,重叠实验最大的问题是怎么避免流量偏置。为此,需要引入三个概念。
域:是流量的一个大的划分,最上层的流量进来时首先是划分域。
层:是系统参数的一个子集,一层实验是对一个参数子集的测试。
桶:实验组和对照组就在这些桶中。
层和域可以互相嵌套。意思是对流量划分,例如划分出 50%,这 50% 的流量是一个域,这个域里面有多个实验层,每一个实验层里面还可以继续嵌套域,也就是可以进步划分这 50% 的流量。下面这两个图示意了有域划分和没有域划分的两种情况。
图中左边是一个三层实验,但是并没有没有划分域。第一层实验要测试 UI 相关,第二层要测试推荐结果,第三层要测试在推荐结果插入广告的结果。
三层互不影响。图中的右边则添加了域划分,也就是不再是全部流量都参与实验中,而是被分走了一部分到左边域中。剩下的流量和左边的实验一样。
这里要理解一点,为什么多层实验能做到重叠而不带来流量偏置呢?
这就需要说桶的概念。还是上面示意图中的左图,假如这个实验平台每一层都是均匀随机分成 5 个桶,在实际的实验平台上,可能是上千个桶,这里只是为了举例。
示意图如下:
这是一个划分域的三层实验。每一层分成 5 个桶,一个流量来了,在第一层,有统一的随机分流算法,将 Cookie 或者 UUID 加上第一层 ID,均匀散列成一个整数,再把这个整数对 5 取模,于是一个流量就随机地进入了 5 个桶之一。
每一个桶均匀得到 20% 的流量。每一个桶里面已经决定好了为你展示什么样的 UI,流量继续往下走。每一个桶的流量接着依然面对随机进入下一层实验的 5 个桶之一,原来每个桶的 20% 流量都被均分成 5 份,每个桶都有 4% 的流量进入到第二层的每个桶。
这样一来,第二层每个桶实际上得到的依然是总流量的 20%,而且上一层实验带来的影响被均匀地分散在了这一层的每一个桶中,也就是可以认为上一层实验对这一层没有影响。同样的,第三层实验也是这样。
这就是分层实验最最基本的原理。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域的概念,只是为了更加灵活地配置更多实验。
关于分层实验,有几点需要注意:
每一层分桶时,不是只对 Cookie 或者 UUID 散列取模,而是加上了层 ID,是为了让层和层之间分桶相互独立;
Cookie 或者 UUID 散列成整数时,考虑用均匀的散列算法,如 MD5。
取模要一致,为了用户体验,虽然是分桶实验,但是同一个用户在同一个位置每次感受不一致,会有损用户体验。
Google 的重叠实验架构还有一个特殊的实验层,叫做发布层,优先于所有其他的实验层,它拥有全部流量。这个层中的实验,通常是已经通过了 ABtest 准备全量发布了。示意图如下:
前面举例所说的对用户身份 ID 做散列的流量分配方式,只是其中一种,还有三种流量分配方式,一共四种:
Cookie+ 层 ID 取模;
完全随机;
用户 ID+ 层 ID 取模;
Cookie+ 日期取模。
在实验中,得到流量后还可以增加流量条件,比如按照流量地域,决定要不要对其实验,如果不符合条件,则这个流量不会再参与后面的实验,这样避免引入偏置,那么这个流量会被回收,也就是使用默认参数返回结果。
在 Google 的架构中,由于层和域还可以嵌套,所以在进入某个层时,可能会遇到一个嵌套域,这时候需要按照域划分方式继续下沉,直到遇到实验或者被作为回收流量返回。整个实验平台,工作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说明如下:
图中涉及了判断的地方,虚线表示判断为假,实线表示判断为真。
从最顶端开始,不断遍历域、层、桶,最终输出一个队列 Re,其中记录对每一个系统参数子集如何处理,取实验配置的参数还是使用默认参数,其中无偏流量表示使用默认参数,也就是在那一层不参与实验,流量被回收。
拿到 Re 就得到了全部的实验,在去调用对应的服务。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重叠实验架构是推荐系统中实现数据驱动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架构通过域、层和桶的嵌套结合,实现了同时进行多组对照实验,并避免了流量偏置的问题。在实验平台中,流量分配方式包括Cookie+层ID取模、完全随机、用户ID+层ID取模和Cookie+日期取模等四种方式,同时还可以根据流量地域等条件进行流量分配,避免引入偏置。此外,实验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统计学知识,Google提出了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实验规模,以确保实验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然而,传统的AB测试实验平台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实验组流量面临不确定性、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了使用Bandit算法替代流量划分的方式,以动态实时地根据用户表现给出选择策略,避免上述弊端。总的来说,重叠实验架构为推荐系统的数据驱动提供了科学高效快速的实验方法,其核心技术已在许多公司中得到应用。文章鼓励读者尝试在自己的公司中应用这一实验平台方案,并提出了关于分层实验原理的讨论问题,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推荐系统三十六式》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4)

  • 最新
  • 精选
  • 雨幕下的稻田
    如果增加新的实验bucket,如何保证同一个用户还在原来的bucket中,不会因为增加bucket而被hash到新的bucket中

    作者回复: 不建议在一个实验进行过程中改动实验的任何变量。

    2020-01-10
    2
    1
  • shangqiu86
    老师,这里有多少个桶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上多少个实验同时进行效果观察

    作者回复: 对。

    2019-05-08
    1
  • 仲杰
    请问老师,资料的原文链接有吗

    作者回复: 有,我最后会单独整理一篇整个专栏的参考文献列表,请注意查收。

    2018-05-09
  • 极客星星
    老师你好 请问google的平台有没有对应的论文介绍 如果有的话 能否提供下链接 谢谢

    作者回复: 有,最后会整理一篇我所有的参考文献列表,请注意按需阅读。

    2018-05-09
  • 行行行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pub-tools-public-publication-data/pdf/36500.pdf 原文链接
    2018-05-10
    20
  • 聂文峰-峰哥
    因为每一层的没个桶的数据都均匀随机的受到上层实验的影响,所以在该层实验之前有差异就是同一层各桶实验引起的
    2018-11-22
    3
  • 张翠娟
    这是ab实验说的最好的文章了
    2021-03-06
    1
  • 帅帅
    小团队的推荐系统,玩这个太大了; 初期我还是用userId%2来区分好了
    2018-09-25
    1
  • feeori
    这真的是我看到过讲的最好的AB实验的文章了!深入简出!稍微有一丢丢基础就能够大致理解。 非常感谢老师!
    2022-05-19
  • 阿油
    有时候层和层之间有关联关系怎么解决? 比如召回和排序,这两个是独立的层。但是某些情况下,参数有关联关系,需要同时在一个桶
    2019-07-04
    2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4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