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美
王争
前Google工程师,《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专栏作者
立即订阅
21914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76 讲 / 共 102 讲
0/6登录后,你可以任选6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一对一的设计与编码集训,让你告别没有成长的烂代码!
免费
设计模式学习导读 (3讲)
01 | 为什么说每个程序员都要尽早地学习并掌握设计模式相关知识?
02 | 从哪些维度评判代码质量的好坏?如何具备写出高质量代码的能力?
03 |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设计模式、编程规范、重构,这五者有何关系?
设计原则与思想:面向对象 (11讲)
04 | 理论一:当谈论面向对象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05 | 理论二:封装、抽象、继承、多态分别可以解决哪些编程问题?
06 | 理论三:面向对象相比面向过程有哪些优势?面向过程真的过时了吗?
07 | 理论四:哪些代码设计看似是面向对象,实际是面向过程的?
08 | 理论五:接口vs抽象类的区别?如何用普通的类模拟抽象类和接口?
09 | 理论六:为什么基于接口而非实现编程?有必要为每个类都定义接口吗?
10 | 理论七:为何说要多用组合少用继承?如何决定该用组合还是继承?
11 | 实战一(上):业务开发常用的基于贫血模型的MVC架构违背OOP吗?
12 | 实战一(下):如何利用基于充血模型的DDD开发一个虚拟钱包系统?
13 | 实战二(上):如何对接口鉴权这样一个功能开发做面向对象分析?
14 | 实战二(下):如何利用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开发接口鉴权功能?
设计原则与思想:设计原则 (12讲)
15 | 理论一:对于单一职责原则,如何判定某个类的职责是否够“单一”?
16 | 理论二:如何做到“对扩展开放、修改关闭”?扩展和修改各指什么?
17 | 理论三:里式替换(LSP)跟多态有何区别?哪些代码违背了LSP?
18 | 理论四:接口隔离原则有哪三种应用?原则中的“接口”该如何理解?
19 | 理论五:控制反转、依赖反转、依赖注入,这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20 | 理论六:我为何说KISS、YAGNI原则看似简单,却经常被用错?
21 | 理论七:重复的代码就一定违背DRY吗?如何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22 | 理论八:如何用迪米特法则(LOD)实现“高内聚、松耦合”?
23 | 实战一(上):针对业务系统的开发,如何做需求分析和设计?
24 | 实战一(下):如何实现一个遵从设计原则的积分兑换系统?
25 | 实战二(上):针对非业务的通用框架开发,如何做需求分析和设计?
26 | 实战二(下):如何实现一个支持各种统计规则的性能计数器?
设计原则与思想:规范与重构 (11讲)
27 | 理论一:什么情况下要重构?到底重构什么?又该如何重构?
28 | 理论二:为了保证重构不出错,有哪些非常能落地的技术手段?
29 | 理论三:什么是代码的可测试性?如何写出可测试性好的代码?
30 | 理论四:如何通过封装、抽象、模块化、中间层等解耦代码?
31 | 理论五:让你最快速地改善代码质量的20条编程规范(上)
32 | 理论五:让你最快速地改善代码质量的20条编程规范(中)
33 | 理论五:让你最快速地改善代码质量的20条编程规范(下)
34 | 实战一(上):通过一段ID生成器代码,学习如何发现代码质量问题
35 | 实战一(下):手把手带你将ID生成器代码从“能用”重构为“好用”
36 | 实战二(上):程序出错该返回啥?NULL、异常、错误码、空对象?
37 | 实战二(下):重构ID生成器项目中各函数的异常处理代码
设计原则与思想:总结课 (3讲)
38 | 总结回顾面向对象、设计原则、编程规范、重构技巧等知识点
免费
39 | 运用学过的设计原则和思想完善之前讲的性能计数器项目(上)
40 | 运用学过的设计原则和思想完善之前讲的性能计数器项目(下)
设计模式与范式:创建型 (7讲)
41 | 单例模式(上):为什么说支持懒加载的双重检测不比饿汉式更优?
42 | 单例模式(中):我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单例模式?又有何替代方案?
43 | 单例模式(下):如何设计实现一个集群环境下的分布式单例模式?
44 | 工厂模式(上):我为什么说没事不要随便用工厂模式创建对象?
45 | 工厂模式(下):如何设计实现一个Dependency Injection框架?
46 | 建造者模式:详解构造函数、set方法、建造者模式三种对象创建方式
47 | 原型模式:如何最快速地clone一个HashMap散列表?
设计模式与范式:结构型 (8讲)
48 | 代理模式:代理在RPC、缓存、监控等场景中的应用
49 | 桥接模式:如何实现支持不同类型和渠道的消息推送系统?
50 | 装饰器模式:通过剖析Java IO类库源码学习装饰器模式
51 | 适配器模式:代理、适配器、桥接、装饰,这四个模式有何区别?
52 | 门面模式:如何设计合理的接口粒度以兼顾接口的易用性和通用性?
53 | 组合模式:如何设计实现支持递归遍历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
54 | 享元模式(上):如何利用享元模式优化文本编辑器的内存占用?
55 | 享元模式(下):剖析享元模式在Java Integer、String中的应用
设计模式与范式:行为型 (17讲)
56 | 观察者模式(上):详解各种应用场景下观察者模式的不同实现方式
57 | 观察者模式(下):如何实现一个异步非阻塞的EventBus框架?
58 | 模板模式(上):剖析模板模式在JDK、Servlet、JUnit等中的应用
59 | 模板模式(下):模板模式与Callback回调函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60 | 策略模式(上):如何避免冗长的if-else/switch分支判断代码?
61 | 策略模式(下):如何实现一个支持给不同大小文件排序的小程序?
62 | 职责链模式(上):如何实现可灵活扩展算法的敏感信息过滤框架?
63 | 职责链模式(下):框架中常用的过滤器、拦截器是如何实现的?
64 | 状态模式:游戏、工作流引擎中常用的状态机是如何实现的?
65 | 迭代器模式(上):相比直接遍历集合数据,使用迭代器有哪些优势?
66 | 迭代器模式(中):遍历集合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增删集合元素?
67 | 迭代器模式(下):如何设计实现一个支持“快照”功能的iterator?
68 | 访问者模式(上):手把手带你还原访问者模式诞生的思维过程
69 | 访问者模式(下):为什么支持双分派的语言不需要访问者模式?
70 | 备忘录模式:对于大对象的备份和恢复,如何优化内存和时间的消耗?
71 | 命令模式:如何利用命令模式实现一个手游后端架构?
72 | 解释器模式:如何设计实现一个自定义接口告警规则功能?
不定期加餐 (3讲)
加餐一 | 用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专栏中用到的所有Java语法
加餐二 | 设计模式、重构、编程规范等相关书籍推荐
春节特别加餐 | 王争:如何学习《设计模式之美》专栏?
免费
设计模式之美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72 | 解释器模式:如何设计实现一个自定义接口告警规则功能?

王争 2020-04-17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命令模式。命令模式将请求封装成对象,方便作为函数参数传递和赋值给变量。它主要的应用场景是给命令的执行附加功能,换句话说,就是控制命令的执行,比如,排队、异步、延迟执行命令、给命令执行记录日志、撤销重做命令等等。总体上来讲,命令模式的应用范围并不广。
今天,我们来学习解释器模式,它用来描述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语言”解释器。比起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更加小众,只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会被用到,比如编译器、规则引擎、正则表达式。所以,解释器模式也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你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话不多说,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解释器模式的原理和实现

解释器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Interpreter Design Pattern。在 GoF 的《设计模式》一书中,它是这样定义的:
Interpreter pattern is used to defines a grammatical representation for a language and provides an interpreter to deal with this grammar.
翻译成中文就是:解释器模式为某个语言定义它的语法(或者叫文法)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用来处理这个语法。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设计模式之美》,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9)

  • Ken张云忠
    Java中注解处理器做的就是解释的功能,以及前端编译时的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后端编译时生成的中间表达式,用来触发更多优化,优化的处理可以理解为高效的解释,最终生成机器可以执行的汇编指令。
    2020-04-17
    1
    3
  • 辣么大
    关于问题一,使用过。偏向科研,自定义一门语言,然后通过语法解析器分析读入。
    例如使用RDDL(Relational Domain Definition Language)关系领域定义语言描述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domain prop_dbn {
      
    requirements = { reward-deterministic };
          
    pvariables {
    p : { state-fluent, bool, default = false };
    q : { state-fluent, bool, default = false };
    r : { state-fluent, bool, default = false };
    a : { action-fluent, bool, default = false };
    };
      
    cpfs {
    // Some standard Bernoulli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tables
    p' = if (p ^ r) then Bernoulli(.9) else Bernoulli(.3);

    q' = if (q ^ r) then Bernoulli(.9)
    else if (a) then Bernoulli(.3) else Bernoulli(.8);

    // KronDelta is like a DiracDelta, but for discrete data (boolean or int)
    r' = if (~q) then KronDelta(r) else KronDelta(r <=> q);
    };
        
    // A boolean functions as a 0/1 integer when a numerical value is needed
    reward = p + q - r; // a boolean functions as a 0/1 integer when a numerical value is needed
    }
            
    instance inst_dbn {

    domain = prop_dbn;
    init-state {
    p = true; // could also just say 'p' by itself
    q = false; // default so unnecessary, could also say '~q' by itself
    r; // same as r = true
    };
      
    max-nondef-actions = 1;
    horizon = 20;
    discount = 0.9;
    }
    2020-04-17
    1
  • test
    加括号的话,要加一个ExpressionManager,在manager里面用括号把表达式划分为几段,再根据表达式间是 与 还是 或 来添加最上面那一层的表达式
    2020-04-17
    1
  • 李稳
    输入规则,解析规则,输入数据,使用规则判断数据
    2020-04-17
  • Heaven
    https://github.com/HeavenXin/MonitorExpressionTest
    关于第二道题,趁着中午写了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2020-04-17
  • 唐朝农民
    请问怎么生成复杂一点的表达式树呢
    2020-04-17
    1
  • Heaven
    对于一个Java程序员来说,应该知道从Java语言解释为JVM规范语言,是需要进行解释器解析的,从词法解析器,解析出对应的类定义属性等,到语法解析器,解析成对应的语法树,再使用语义解析器,进行判断规范和解析语法糖
    2020-04-17
    1
  • 守拙
    解释器模式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在例子中, 为">", "<", "="分别封装成独立函数, 避免了处理函数过长导致的可读性, 可维护性问题.

    解释器模式符合开闭原则. 在例子中, 如果要添加"(", ")"解析功能, 封装BracketExpression, AlertRuleInterpreter添加BracketExpression就能实现新的需求.
    2020-04-17
  • liu_liu
    react 中的 jsx
    2020-04-17
收起评论
9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