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 A2A 前沿实战
黄佳
新加坡科研局资深研发工程师
3313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19 讲/共 26 讲
MCP & A2A 前沿实战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更新安排预告&留言问答精选

你好,我是黄佳。

告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行文至此,MCP 和 A2A 的协议本身以及实战案例都介绍清楚了。大家可以花一些时间去消化这些内容,也可以在讨论区多多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的更新暂时告一段落,但技术的发展不停歇。A2A 和 MCP 协议还在不断演进,新的工具和框架层出不穷,AI 智能体的能力也在日新月异。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
更加成熟的多智能体协作平台
更加丰富的 MCP 工具生态
更加智能的代理调度机制
更加安全的工具调用框架
请给佳哥一些时间,我会以每个月 1-2 篇文章的速度,持续带你一起探索 MCP 和 A2A 的方方面面,我们不久后的将来再相见!

留言问答精选

这里我要给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在课程留言区主动参与交流、分享自己实践或思考经验的同学点个赞,你们的提问和反馈也带给我很多启发。
我委托编辑帮我精选了一批精品问答内容集中展示在后面,供更多同学学习参考。

协议本质探讨

讨论 1:MCP 协议和 JSON-RPC2.0 协议的关系是否可类比为 RESTful API 和 HTTP 协议的关系。
讨论 2:是否可以把 MCP 类比为类似 HTTP 协议负责与客户端交互,A2A 类比为内网服务间通过 gRPC 协议交互?
讨论 3:MCP 可以看作大模型领域的 k8S 么?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1. MCP协议是对JSON-RPC在智能模型调用语义层的扩展,需要针对大模型的独特需求进行更深度的定制。 2. MCP类似于HTTP+JSON-RPC,负责与服务器交互,而A2A类似于gRPC+Protobuf,适用于智能体之间频繁、对称、结构化的通信。 3. MCP提供对大模型的整合与管理,但不调度模型运行资源,而是编排模型上下文结构与外部工具调用。 4. MCP是一个通信协议,不对模型结果的状态做存储与持久化管理,也不具备自动“恢复”某个对话状态的能力。 5. 未来将会看到更加成熟的多智能体协作平台、丰富的MCP工具生态、智能的代理调度机制和安全的工具调用框架。 6. MCP Host是运行用户交互界面的应用程序,而MCP Client是嵌入在MCP Host中的组件,负责与特定的MCP Server建立和维护一对一的连接。 7. MCP是一种 “从点对点适配转向标准协议调用”的范式转变,有利于构建更灵活、AI友好的平台,特别是当希望接入不同的模型供应商、用框架灵活编排智能体的时候。 8. MCP的收益依赖于Server的建设成本是否值得,在大型系统或平台级项目中,这种“封装一次、复用多次”的模式带来的长期收益是明显的。 9. 在小团队或局部系统中,搭建MCP Server需要更多抽象和通用性设计,但从长远来看,把核心服务通过MCP暴露出来,也有利于构建更灵活、AI友好的平台。 10. MCP是理想的“协议中间层”,有助于构建更灵活、AI友好的平台,特别是当希望接入不同的模型供应商、用框架灵活编排智能体的时候。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MCP & A2A 前沿实战》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大纲
固定大纲
告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留言问答精选
协议本质探讨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