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翁一磊。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对可观测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实战篇。作为这个模块的第一篇文章,我们会重点讨论可观测与云原生、DevOps 和 SRE 之间的关系,然后聊聊如果想要建立和实施系统的可观测性,开发、测试和运维团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云原生
云原生这个词相信你已经看到、听到过很多次了,对于这个词,你一定多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云原生架构和技术是一种方法,它用于设计、构建和管理用云计算模型搭建的工作负载。
云原生技术使组织能够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现代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 API 就是这种方法的例证。这些技术支持具有弹性、可管理和可观测的松散耦合系统。结合强大的自动化功能,它们使工程师能够以最少的工作量频繁且可预测地进行高影响力的更改。
所以说,云原生是注重速度和敏捷性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不难想象,在未来,更多的应用程序会运行在云上,会使用容器技术和微服务。业务系统正在逐渐演变为提高业务速度、促进业务增长的战略转型武器。我们必须快速将新想法和新功能推向市场。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0/2000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开篇词 | 可观测性,让开发和维护系统的你每晚都能睡个好觉!
免费
02 | 基本概念:指标+日志+链路追踪=可观测性?
03 | 相互对比:可观测性和传统监控有什么区别?
04 | OpenTelemetry:如何利用OpenTelemetry采集可观测数据?
05 | 构建可观测平台:应该购买商业产品还是自己搭建?
该试读文章来自《深入浅出可观测性》,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购买文章所属专栏,新⼈⾸单¥29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