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透数字化转型
付晓岩
IBM副合伙人,《银行数字化转型》作者
新⼈⾸单¥59.9
1336 人已学习
课程目录
已更新 14 讲 / 共 18 讲
0/2登录后,你可以任选2讲全文学习。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数字化转型箭在弦上,如何抓住机遇?
免费
基础篇 (6讲)
01 | 历史思维:什么是数字时代和数字化转型?
02 | 生态思维:企业怎么找准自己的定位?
03 | 架构思维:数字化转型如何落地?
04 | 破除误解:企业架构真的做不做都行吗?
05 | 业技融合:如何打破技术和业务的壁垒?
06 | 玩转业架:怎么设计业务架构?
指南篇 (7讲)
07 | 转型路径:数字化转型该从何做起?
08 | 战略先行:怎么制定数字化战略?
09 | 转型痛点(上):转型中都有哪些痛点问题?如何识别?
10 | 转型痛点(下):怎么解决转型中的痛点问题?
11 | 外部资源:实现数字化需要哪些外部支持?
12 | 价值链:如何使用价值链进行能力分解?
13 | 技术展望:转型必备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说透数字化转型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2 | 价值链:如何使用价值链进行能力分解?

付晓岩 2021-05-08
你好,我是付晓岩。
在前面的几节课里,咱们找到了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的典型问题,也分析了解决方法。但是企业做事呢,不只是要一件件去做,关键是要有一个整体的能力地图,来安排和评估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整体目标。而价值链(value chain),就可以帮我们构建完整的能力地图。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聊一聊,怎么通过价值链把我们前面综合分析的结果转化成为一个整体性的高阶转型方案,同时也通过它来看看,这些能力从全局上看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好,开始分析之前,还是先来谈下咱们要用的工具,也就是价值链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价值链?

价值链是企业管理领域里的一个有效的分析模型,可以综合描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所以,它非常适合用来规划如何把战略能力落实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去。
它首先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 1985 年提出的。波特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强调如何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价值链如下图所示:
价值链主要包括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是主要的生产过程,支持性活动则是对基本活动起辅助作用的非生产类活动。这个图就是我们接下来进行能力分解时要参考的结构。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你不用完全照搬这些图,因为一看它的基本活动,你就知道是偏重制造业的。其他企业在用的时候,就需要适当地“变形”。价值链设计完全可以是个性化的,只要确认能够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覆盖自己的价值创造过程就行了。这也是应用方法论时要注意的东西。千万不要硬搬,而是要与自己的企业相结合。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1000字
划线
笔记
复制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该试读文章来自付费专栏《说透数字化转型》,如需阅读全部文章,
请订阅文章所属专栏新⼈⾸单¥59.9
立即订阅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