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头
有在一家公司刚入职那年终成为部门鱼缸会议的一条被轮流“批斗”的鱼。对同事反馈的做得不好的点(不管公正与否),只能接受,不能反驳,没理解对方意思的,可以当场请教。会后不能有隔阂,自行反思改进。
跟不熟的人会让对方有距离感是性格使然,有意识到,但不计划做改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信这样可以避免无效社交。
“做业务的对业务不熟”。以前觉得能实现需求就好了,不懂业务也不影响交付啊。后来有要熟悉业务这个意识后,在实现需求时多了些思考,渐渐觉得熟悉业务,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更好的推荐业务实现,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感会翻倍。
技术有很大提升空间,收到并有在坚持学习。
姿态低。这个是第一份工作时,老板教的:所谓前辈,不以年龄定论。比你入行早的小年轻,也是有资格做你前辈的。我觉得很受用。有时候自己的低姿态很方便帮助自己快速加入对方的主场。当然自己也不是无原则的低姿态。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优秀而谦卑。
2022-04-10
爱简单
所以遇到一个好的技术leader是多么幸运
2021-12-01
进化菌
留人是个问题,劝人走也是个问题。特别是那个人还牵涉不少业务,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来代替,那真的很无解~
2021-12-02
青芒
努力去适应环境,而不是想着改变>适应,也不是消极适应。
我以前一直认为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是迁就对方,委屈甚至牺牲自己。读完这篇采访更多的感觉是打开思路,去理解人,更好的处理关系,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应对生活。
作者回复:我到今天也没完全做到,太难了。能做到的,要么机器人,要么没人味。
2021-11-10
4
袁嘉贝
想请教老师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创业公司中,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育,您遇到缺钱的时候吗?如果有您是怎么解决的?您怎么样让高层舍得花这些钱?
作者回复:我自己创业那段时间,碰到过资源不足情况,但因为业务本身就是培养人,技术(人财物)方面投入还好,没到捉襟见肘程度。饿了么这段时间,公司对技术这块投入绝对称得上「不遗余力」,人财物几乎都是全力满足,我只能说自己运气好,感恩公司。如果非要让我YY你的场景,可能两个方向:1、正向说服,这个很难,除非老板有过技术背景或吃过技术大亏;2、负向被迫,例如:因为技术投入不足导致重大故障(稳定性、安全、数据等),或者因为技术投入不足导致难以 Scale(规模化)或达不到 Speed(创新、试错等)。
2021-11-12
8
大土豆
老师,你怎么看国内大多数CTO的水平还没有达到阿里P8的程度这个问题?日常工作中我也发现,很多人位置越来越高,但是离技术细节越来越远了,说白点就是技术越来越差了。
作者回复:就我所知及所认识CTO(或技术团队负责人)人群,主要分几类:1、本就是忽悠,这在小团队很容易现形,大团队反而容易蒙混过关;2、本不是忽悠(至少对技术充满热爱),但随着组织规模变大被火线提拔(拔苗助长),逐渐「从内心」开始偏离技术,这类最可惜,也最不可逆;3、在#2基础上,还能坚持花点时间(也只能一点时间,不必苛求)在自身技术打磨与修炼上,这类最稀缺。我在饿了么这几年,也就发现2~3位够得上#3这样的稀缺(CTO)潜力股,访谈中有提及。
2021-11-17
6
侯建坡
看完了这15篇的分享,从各种角度、各种状况、各种角色,做了最真实的表达,很感谢雪峰大佬,祝好!
2021-11-17
1
侯建坡
文章最后的感触很大,做任何技术的改造,还是要得到业务的支持,我个人认为这种虚虚实实的汇报关系,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没有这层关系,像MT一样,确实有劲儿没处使。
作者回复:类似软件架构,任何组织架构都有局限性。虚实结合适用饿了么却未必适用美团,更何况,按成王败寇视角,胜利者经验更易被称颂。
2021-11-16
10
Tom哥
收获好大,催更
2021-11-04
1
听水的湖
薪资倒挂似乎是共性问题,可是要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作者回复:常规就是靠【时间】,曾经采用过的解决方案:
1、靠时间逐步缩小差距,包括普调(低于对应职级范围的强制拉高)、晋升、奖励(包括年终奖、各种年度评奖等)等;
2、靠激励方案缩小差距,例如:一般期权激励方案都会和在司工龄(同样是【时间】,这时老员工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挂钩。
非常规的应急方案或临时方案就多了,总结下来两个字:特批。这是出奇而非守正,不能常用。
2021-11-04
12
编辑推荐
包含这门课的学习路径
团队Leader
13门课程 43.5w人学习
看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