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什么样的音频是好音频?
极客时间官方
从极客时间诞生那一刻开始,音频就是我们专栏产品的标配。但我们一直强调文稿的基础是一对一的交流场景,要充分考虑场景化与口语化,那音频又是什么呢?它是附属于文稿,属于“绿叶”吗?
其实,音频和文稿都是我们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只是它们的形式不同罢了。音频有它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很好的把老师的“情绪”和“状态”传递给用户。所以,我们说,音频一定不是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交付物。
当然,你可能会问了,那代码、图片在音频中如何呈现?由于极客时间平台技术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并不能把所有的表述都搬进音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按照讲课的原则去输出声音。回想一下,哪怕互联网教学还不兴盛的年代,老师讲课也还是有个黑板进行演示的吧?文稿就像那个“黑板”,进一步说还可以是 PPT 和逐字稿,而音频是老师讲述这节课的关键,蕴含了很多技巧。
那什么样的音频我们能称之为好音频呢?
首先,内容清楚,在没有文稿的情况下,用户是可以了解到除代码细节、图片细节以外的所有内容。这就对老师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
录音环境无背景噪音,录制过程无动作噪音,这是最基础的录制条件。
老师的声音状态是积极饱满的,这里并不是要求老师一定是字正腔圆的播音范,在发音以及声线上,我们允许“粗糙的真实”。
老师要提前熟悉文稿,对于接下来要录制讲述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也可以避免讲述频繁卡顿问题的产生。
其次,讲得有意思,你的感情需要是平常的两倍。
我们日常和朋友对话的时候,因为有眼神的交流以及相关的场景,所以感受起来就还好。但在音频中,你和用户之间唯一的交互就是声音,如果你还是用之前的状态来讲述,那肯定没办法保证用户跟随。这个,你听下广播自然就明白了。
一个以讲课为标准的声音,它一定是会随着内容的变动而有所起伏的,且这种波动能传达到用户心里。夸张点说,如果用户闭上眼、打开音频,我们希望他能如身临其境一般。同样,这也对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
要注重讲述感,也可以叫对话感,切忌朗读文稿。你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语气助词,比如“呢、啊”之类;也可以把一些书面的表达,转化为更口语化的词句,当然,这部分编辑在梳理音频稿的过程中会多考虑一些。但每个人的说话习惯是不一样的,在讲述感方面,老师自身也要注意培养。
要注意表达的情绪起伏,比如大部分句子都是有重点的,遇到重点要强调;再比如有些句子是表示疑问或者思考的,读时要有对应的情绪带入。
要注意讲述的节奏快慢,整个音频的节奏听下来要是稳的,切忌忽快忽慢。
符合以上这些标准的音频,基本就达到了 90 分,那另外的 10 分差在哪里呢?
这是好音频标准化之外的一点,也是我们非常希望老师能具备的,那就是具有属于自己的讲述特点。每个人的音色、发音方式乃至普通话程度,都是有差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好声音是具有魅力的。我们非常希望老师在标准之上,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交付内容之余,这个声音也能被用户记住。
当然,要达到这点还是很有难度的,需要先天优势、后期经验以及大量的练习,但这仍会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