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极客时间官方
教研团队
27 人已学习
立即订阅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3|什么样的配图是好配图?

如果我问你,课程中什么样的图片是好图片?你可能想都不想就能给出答案:当然是好看的!没错,图片的美观性非常重要,但要评判课程里的配图是不是合格,单独从感官层面分析还不够。
其实,图片质量往往由两个因素决定:图片内容和外在属性。外在属性其实就是图片的外观,比如配色、字体、清晰度等等,具体你可以参考极客时间《编辑训练营》的《08 | 如何制作出一张清晰且美观的配图?》,里面有精彩的讲解。
这里,我们只从图片内容角度出发,给你做个整体的梳理,好的配图至少属于以下一种或多种类型。

1. 解释型

如果你发现,一些内容本身并不难,但是因为逻辑关系的原因,你需要花费很大文字篇幅来解释它,这时,你就可以考虑加入“解释型”配图了。
这种图能对文字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它和文字关系紧密,但却可以将文字内容生动地表达出来,帮助用户理解抽象的概念、逻辑关系、知识架构等
解释型图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知识更好理解,降低学习门槛,让用户更容易“看得懂”。
(示意图)
(对比图)
(架构图)

2. 总结型

总结型配图,是帮助用户把一节课学到的知识“打包带走”,以快速提升获得感。
如果一节课围绕着一个话题,讲了很多个知识点,或者围绕一个论点,提出了很多分论点,那么,即便我们在文字上把逻辑梳理得十分连贯,用户看完也感觉收获满满,但是,他却未必能一下子都记住。
这时,最好的方式是给他一张串联知识的总结图,让他可以高效保存、转发,让知识“落袋为安”
比如说,一节课要讲“怎么阅读”的话题,老师给出了自己的阅读法则,为阅读划分了层级,并分别介绍了不同层级要看的内容。用户学完这个阅读法则之后,对怎么阅读有了清晰认识,但是因为篇幅较长,可能看完了下面的内容,上面的内容就忘记了,或者没有清晰的分类认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阅读法则的内容总结成一张图给他。
一张好的总结图,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记住相应知识点,还可以帮助用户梳理课程讲述的逻辑脉络和知识结构。
如果一张图总结的内容是某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这张总结图就有了工具属性,用户拿到这张图,就可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他存下这张图,“用得着”。
当然,很多总结图不仅总结知识点和脉络,还会兼具“解释型”图片功能。比如课程的思维导图,不仅高度提炼课程的核心交付点,也可以看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辅助型

辅助型图片,不是对文字内容的解释说明,也不是对知识点或者逻辑进行梳理。它的存在,是为文字课程增添一种氛围,让内容看起来更有质感、温度。比如文章中提到名人名言、金句、诗词、书摘等,可以考虑把它做成图片。
不过这类图片使用起来要注意分寸,如果课程是非常硬核的技术知识,而且文章内容一气呵成,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那就不适合加入太多此类图片。因为这样会稀释知识内容的纯度,让课程看起来像公众号,反而影响品质。
如果是软性课程,用户买课,希望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想得到认知变化、良好的体验,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此类图片,给内容造势,让用户能更多地感知到主题的温度和老师的人设。
比如,跑步课程中,不仅是要讲跑步的安全类知识,还想传递一种氛围,那就是跑步是件很酷、很有趣的事,如果单纯靠文字写鸡汤,内容很容易油腻。这时就可以放一些老师自己跑步的照片。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大纲
固定大纲
1. 解释型
2. 总结型
3. 辅助型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