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
极客时间官方
我们谈“内容”,这个词很大,一篇新闻、一篇文章、一篇极客时间的付费内容、一个直播都是内容,这是我们熟悉的,但其实你平常接触的电影、电视剧也都是内容。这两类内容其实很多思路是相通的,阅读完全文之后,老师可以对照着想想。
罗胖的跨年演讲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听过,这里有一个很神奇的点,罗胖是怎么快速记住这么多内容的,难道他有什么神功吗?4 个小时,基本不休息,2.5 万字,然后还要直播,还要眉飞色舞地讲出来,实际尝试下真的很难。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罗胖是这么说的,“实际上好的演讲稿是没有什么记忆难度的,因为它就是顺流往下,到哪该说什么话,你是清楚的。如果这地方你总是记不住,那肯定就是稿子写错了。”
不知道看完他的回答,你是不是已经理解了什么是好内容?
不急,我们先看个反例。我们有个老师,特别喜欢给用户列要点。比如,他讲怎么用好某个技术,一下子就列了 10 个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文章,但换位思考一下,用户看完之后,你认为他能记住几点?并且学完之后,会不会觉得记忆压力很大?这就是典型的交付问题。
好的内容应该是像小溪水一样。你可以先想象下小溪水应该是什么样子。从起点到终点,从高处到低处,它的流动应该是很自然的,并且看起来还很简单,没有分支,就像银光闪烁的绸带一样。
这句话的要点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我们经常看到的词——线性递进。如果你看过《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话,应该不陌生。我画张图来表示。

从大的布局上,这个剧其实就是以俩人的关系为主线,讲了个大的故事,然后再单独抽出来剧里的一个公关 Case,它的叙事逻辑也是线性递进的。下面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 Case 的梗概:
男女主千辛万苦竞标拿到项目,不顺利,发现方案被人抄袭,甲方要取消合作,乙方跪求说再给一次机会,然后乙方通过努力,找到了抄袭的人,顺利完成项目,Close。
再画个图给你解释,其实就是下面这样:

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递进,只讲这一个故事就是线性。这个其实我们都很好理解,甚至你觉得本来应该就是这样,对吧?但为啥这么简单的逻辑我们在做课程的时候硬是想不到呢?或者硬是绕弯路呢?我想关键原因还是很多人没能把这两件事情合到一起想。
回过来,如果一篇文章,分三块,这三块之间没有关系,那用户读起来就很累,除非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要聊这三个点(这是可以的)。如果说标题是冲着问题去的,那就要去递进地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方法 A,没解决,在方法 A 的基础上尝试方法 B,解决,这就是递进。或者说,先有一个方案 A,然后发现方案 A 有问题,于是为了解决方案 A 的问题,研究出了方案 B,B 用着用着也有问题,于是有了 C,这也是递进。

这里抽象一个我们经常用到的问题模板(注意,不是全部适用):
提出来问题 ---> 引入知识点 1(小问题 1)---> 引入知识点 2(小问题 2)---> 引入知识点 3(小问题 3)--> 引入知识点 4(小问题 4)--> 彻底解决问题 --> 总结
抛出大场景问题:为什么总是对不上账?
分析说它的本质其实是冗余数据的一致性问题,解释(知识点 1)
怎么解决,使用数据库事务,ACID(知识点 2)
ACID 很好,但(转折、递进)不能十全,你要理解事务的隔离级别
给出事务隔离级别的解决方案(知识点 3)
总结,给出大场景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线性递进。这篇文章只讲一个故事,为什么对不上账,然后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个升级打怪的过程,升一级就交付一个知识点,然后在理解上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再交付下一个知识点。知识点 1 和知识点 2 原则上是有先后关系的。
回到最前面的图里,我们说线性的小溪水,但是小溪水肯定不是直线,有的时候你朝左拐,有的时候你朝右拐。具体到文章里,特别是你交付知识的时候,不能说你话锋一转就朝左拐,那用户呢?用户可能会想,为什么不能直着走,为什么不能朝着右拐。这里面其实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大话题,叫“注意力管理”。
简单点说,怎么保证用户可能朝左拐呢?我的经验是把其他的路都堵死,这样用户就只能顺着你的逻辑走。我举个例子,比如上面我花了很多时间讲电视剧,如果我在前面没有提前说明我的意图,那你很快就会反问,为什么要讲这东西,是不是凑字数。为了避免你朝右拐,我会提前先给你把路堵住。
同样,我们有的老师在讲某个知识的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有 A 和 B 两种解决方案,如果他一上来马上就说 A 方案怎么做,那用户肯定一开始就会有疑惑,为啥不直接用 B 呢?所以我们就建议老师在开头就把这交待清楚,把路堵死,让用户知道,未来老师就是要讲 A 方案。
现在总结一下,这里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是线性递进,以及怎么保证是线性的。线性递进其实你对比自己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都好理解,但是难的地方还是怎么把它结合到文章里。
开场 -> 中国经济 -> 消费市场 -> 个人财富 -> 教育 -> 科技创新 -> 中国制造 -> 尾声
咱们再切进去看下个人财富这部分内容的交付方式:
钱从哪里来啊?兄弟们?
73% 是人挣钱,27% 是钱挣钱。
27% 的香帅报告里有,你出门右拐,但咱们今天只讲 73%。
故事 A:育儿嫂惊叹文化人挣得少。
交付:财富状态发生结构性变化。
故事 B:得到大学用户开物流公司,三个当家人,一门穷亲戚。
交付:一个人的财富状况,不仅取决于个人能力,还取决于人际连接能力。
故事 C:新视角理解房产中介。
交付:财富会向具备连接能力的人倾斜。
故事 D:罗胖自己买保险的故事。
交付:连接的关键是赢得用户尊重和信任。
阶段性总结,并拐弯:连接不仅体现在职业上,也体现在性别上。
故事 E:脱不花的故事。
整体收尾总结:钱从自己的劳动里来,钱从更多的人和人的连接中来。
你可以顺着这个框架看看是不是这样。里面其实就暗含了这样几个关键点:
线性递进;
注意力管理;
讲故事(谁都能记住真真实实的故事,而不是那些空洞、炫技的话);
说金句(特别是有冲突的金句)。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蒲公英做课指导手册》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Kayevery good2024-09-03归属地:北京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