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_Deep_Thinking
该专栏中,最喜欢这篇文章了,因为最近做管理时,就遇到了文章中提到的,【平衡问题】。多谢老师指导。感恩。
2020-04-20
1
大白
总结一句话:分配任务时,你要对你分配任务的人有一定的了解,你认为这个人适合这项任务。同时这个人对任务要有正确的理解,能够做出合理的规划,并且这个人的人品一定要好。最后一项人品好最重要,前三项是可以后天培养,但人品是无法轻易改变的,所以一个人的人品决定了其职业生涯的高度。
2020-02-22
2
大白
读后感:在提出意见时不要直接了当的说出问题,要根据当前的场合、职级关系、性格特点、亲疏关系等多种条件进行判断,要就事论事不要加入个人情感,不要有批评对方的态度存在。提出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包装,可以采用“三明治”法,先表扬对方的辛苦付出,在提出建议,最后在肯定对方的能力。
个人感想:不知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总是认为不要说太多废话,认为任何事物能够一句话就能说清其本质,才是能力的表现。处于这种心态,在平时的沟通、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总是不喜欢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包装,沟通的过程缺少铺垫,和后期的收尾。这种想法需要改变。在以后与人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做好铺垫和收尾,让自己的表达更加丰满,柔和。
2020-02-17
5
爱学习的大叔
每天在地铁上听一篇,今天是最后一节课了。安姐的文章内容朴素无华,好多地方很有同感。期待自己在极客时间的下一次进阶。
2019-12-18
寇云
现在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带一遍新人,然后让新人把这个过程维护到公司的wiki上。新人看wiki 不能上手,说明wiki有不完善的地方,哪里有困难,通过带新人一次,印象比较深刻也有针对性的补充文档。通过不断积累,让文档不断完善,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这样的积累而解决。
2019-08-03
1
archmageforac
我是做Android开发的,负责的是公司Android APP内的一个模块,整个APP是插件化的架构,即APP本身所在项目是一个空壳,通过配置来决定哪些模块会集成进APP。我们这边的做法是:
Step 0. Push检查:在每次push之前,检查提交者是否已经自测过了自己修改代码相关的全部分支,并会生成一个自测覆盖率,提交到commit信息中。如果自测覆盖率过低,reviewee需要给出合理原因解释。
Step 1. Merge检查:在提交PR前,先进行代码静态检查,比如lint检查、组里资深工程师根据业务制定的“坏味道”检查等,这样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低级错误和常见的共性错误。
Step 2. 人工review,reviewer会指定一个资深同学和一个新人,资深同学把关,新人学习和了解其他同学coding的思路。同时也鼓励新人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碰撞。reviewee是新人的话,reviewer会更加注重实现细节,会讨论和比较其他的实现方式;是资深同学的话,会更加侧重在整体架构设计上。
Step 3. 代码合入后,会走一个自动化的打包和集成工作。打包后会集成进APP,这个过程会在APP范围内进行全局检查,确保没有底层项目接口变更导致上层项目接口调用失败的问题。
Step 4. 集成后形成一个apk,然后跑自己业务以及整个APP核心路径的单元测试。这一步其实目前我们还没有,但我觉得是有必要的,正在计划推动落地。
作者回复:赞!
2019-04-20
13
游薪渝
非常清晰的项目流程,见树叶之前,先见森林。希望国内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可以以此为标准,参考实践。
2018-12-23
yoummg
安姐的亲切睿智,令人喜欢。
2018-11-25
yoummg
所有发自内心的关心,才是真的关心。
一对一,给领导和下级之间打开了一扇窗户,想法和意见可以彼此沟通。
学会倾听,才是一对一最重要的事情。
谢谢安姐。
2018-11-25
3
赖晓强
理想中的氛围和团队应该是,整体人性化一些,不强制,但是建立饱和度要求(一周加5小时?)。另外团队成员要有责任心,有想法,有目标,关键时候能打硬仗。这个在初期选人就很关键。年轻人(未婚无娃)时间更充裕一些,乐于探索和接触新技术,新方法,更有追求和冲劲,即使不在家也会继续学习,思考问题。
池建强回复:写得很好
2018-02-01
1
编辑推荐
包含这门课的学习路径
团队Leader
13门课程 43.5w人学习
看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