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推荐系统:从个性化推荐到广告投放(上)
H 博士 & 袁从德

你好!欢迎来到强化学习的第十九讲。在前几讲中,我们系统学习了强化学习的基础框架、核心算法、若干进阶专题,以及其在机器人控制等场景的应用,而今天我们将转向一个更贴近日常生活、商业价值极高的领域——推荐系统。我们将用两节课来探索如何用技术逻辑连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与“实现平台商业变现”,尤其聚焦强化学习如何解决推荐系统中的关键痛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能够:
掌握推荐系统的核心逻辑:理解用户画像、物品特征的构建方法,以及协同过滤、基于内容、矩阵分解等经典推荐算法的原理差异与适用场景。
理清推荐系统的完整架构:明确数据层(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算法层(单算法与混合推荐策略)、业务层(结果展示与用户反馈)的协同机制。
一、强化学习——破解推荐系统核心痛点的关键技术支撑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推荐系统既是缓解用户信息过载、提升体验的“导航仪”,也是平台提高用户留存、实现商业价值的“核心引擎”。而传统推荐系统受限于“离线训练 - 固定部署”的静态逻辑,长期面临滞后性与短视性两大核心痛点——既无法实时响应用户兴趣突变与环境变化,又易因聚焦短期点击率陷入“信息茧房”,损害长期用户价值。
强化学习的出现,为突破这些痛点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路径。它通过构建“环境 - 智能体 - 反馈”的动态交互闭环,让推荐系统从“被动匹配历史偏好”转向“主动预判动态需求”,既能实时捕捉用户状态与环境变化,即时调整推荐策略以打破滞后性陷阱,又能以“长期累积奖励最大化”为目标,平衡短期指标与长期体验,从根本上革新了推荐系统的决策逻辑,成为推动推荐技术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短视走向长效的关键力量。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1. 强化学习为推荐系统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路径,解决了传统推荐系统的滞后性与短视性问题。 2. 强化学习通过模拟“智能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实现了推荐决策的动态化与长期化,成为推动推荐技术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短视走向长效的关键力量。 3. 个性化推荐通过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将“信息找人”变为现实,成为平台提升用户留存、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引擎。 4. 推荐算法是连接“用户画像(需求)”与“物品特征(价值)”的核心技术手段,其本质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用户对物品的偏好程度(推荐得分)”,并按得分高低生成推荐列表。 5. 个性化推荐算法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三类核心技术路径:基于协同过滤的“相似匹配”、基于内容的“兴趣延续”、基于矩阵分解的“潜在关联挖掘”. 6. 协同过滤算法是推荐系统中最经典的算法之一,它的基本假设是:相似的用户会喜欢相似的物品. 7.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主要依据物品的内容特征来进行推荐,通过对物品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出物品的特征向量,然后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特征,再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物品推荐给用户. 8. 矩阵分解算法是在协同过滤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主要用于解决协同过滤算法中的数据稀疏性问题. 9. 推荐系统架构与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层、算法层以及业务层,数据层负责收集、存储和预处理各种与用户和物品相关的数据,算法层包含了各种推荐算法和模型,负责根据数据层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用户对物品的推荐得分,并生成推荐列表.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强化学习快速入门与实战》,新⼈⾸单¥59
《强化学习快速入门与实战》,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