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原生架构实战
灵犀
前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资深架构师
690 人已学习
新⼈⾸单¥59
智能原生架构实战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5|业务架构:如何融合Token思想?

你好,我是灵犀。
伟大的技术背后一定蕴含着伟大的思想,而伟大的思想一定是普适性的。因此,大模型中一定蕴含着许多“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
这节课,我将展开分享大模型的智能涌现方式带给我的启发,以及这种启发为中台建设所带来的新思路。

业务架构设计过程

首先,我们将接着上节课关于业务领域与价值流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分析能力层与组件层的设计思路。
一、业务能力设计
业务能力是对价值流中具体活动的进一步细化和展开。换句话说,为了实现价值流中每一个活动的“价值输出”,我们需要明确支撑这些活动的业务能力有哪些。
业务能力的呈现方式,通常可以采用“服务蓝图”来表达。我们知道,每一个业务能力的背后都对应着一个业务流程。在服务蓝图中,只需要将该流程的发起者(即流程的触发来源)作为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列出来即可。
此外,在服务蓝图中,通常还会标注该业务能力所依赖的系统现状,以便后续评估系统关系和边界等。
二、业务流程创建
业务流程图是对服务蓝图中业务能力的进一步细化和展开。从业务视角来看,业务能力其实是业务流程运行起来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而流程图则揭示了这个能力背后的具体执行过程。
在服务蓝图中,我们强调利益攸关方应是业务流程的发起者,而业务流程图的作用,正是清晰地展示出服务蓝图中每一个发起主体所对应的具体操作路径。它通常由一系列任务和流转关系组成,呈现出业务是如何一步步被推进和完成的。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1. 业务架构设计的抓手是流程,微服务的划分基于业务流程中的操作“断点”进行切分。 2. 大模型的构建方式分为训练和使用两个阶段,训练阶段将人类知识输入模型,使用阶段则是预测下一个词,基于大量Token之间关系的矩阵运算。 3. 大模型中的Token承载丰富语义,对应的Token中包含了在大量语料中学习到的丰富语义关系,这种思路对架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4. 大模型的“Token积木”构建思路给架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系统构建的思维模式,将现实世界中的业务逻辑转化为数字世界中的各类“积木”,并通过这些“积木”的组合和交互,最终实现功能的实现与演化。 5. 大模型中的“Token积木”关注的核心是实体加上其与外部“连接”带来的丰富内涵,这种思路对系统建设具有普适性。 6. 企业希望在企业内部构建一批“实体Token”,形成企业数字世界中的基础语义单元,通过它们之间的交互与组合,实现上层业务的动态“涌现”。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智能原生架构实战》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