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aphore,现在普遍翻译为“信号量”,以前也曾被翻译成“信号灯”,因为类似现实生活里的红绿灯,车辆能不能通行,要看是不是绿灯。同样,在编程世界里,线程能不能执行,也要看信号量是不是允许。
信号量是由大名鼎鼎的计算机科学家迪杰斯特拉(Dijkstra)于 1965 年提出,在这之后的 15 年,信号量一直都是并发编程领域的终结者,直到 1980 年管程被提出来,我们才有了第二选择。目前几乎所有支持并发编程的语言都支持信号量机制,所以学好信号量还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们首先介绍信号量模型,之后介绍如何使用信号量,最后我们再用信号量来实现一个限流器。
信号量模型
信号量模型还是很简单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计数器,一个等待队列,三个方法。在信号量模型里,计数器和等待队列对外是透明的,所以只能通过信号量模型提供的三个方法来访问它们,这三个方法分别是:init()、down() 和 up()。你可以结合下图来形象化地理解。
信号量模型图
这三个方法详细的语义具体如下所示。
init():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
down():计数器的值减 1;如果此时计数器的值小于 0,则当前线程将被阻塞,否则当前线程可以继续执行。
up():计数器的值加 1;如果此时计数器的值小于或者等于 0,则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线程,并将其从等待队列中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