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所有章节涉及的 Linux 操作系统原理,都是在一台 Linux 服务器上工作的. 在前面的原理阐述中,我们一直把 Linux 当作一家外包公司的老板来看待。想要管理这么复杂、这么大的一个公司,需要配备咱们前面讲过的所有机制。
Linux 很强大,Linux 服务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大了。无论是计算、网络、存储,都越来越牛。例如,内存动不动就是百 G 内存,网络设备一个端口的带宽就能有几十 G 甚至上百 G,存储在数据中心至少是 PB 级别的(一个 P 是 1024 个 T,一个 T 是 1024 个 G)。
公司大有大了的好处,自然也有大的毛病,也就是咱们常见的“大公司病”——不灵活。这里面的不灵活,有下面这几种,我列一下,你看看你是不是都见过。
资源大小不灵活: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这么大规格的机器,可能只想尝试一下某些新业务,申请个 4 核 8G 的服务器试一下,但是不可能采购这么小规格的机器。无论每个项目需要多大规格的机器,公司统一采购就限制几种,全部是上面那种大规格的。
资源申请不灵活:规格定死就定死吧,可是每次申请机器都要重新采购,周期很长。
资源复用不灵活:反正我需要的资源不多,和别人共享一台机器吧,这样不同的进程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 socket 的端口冲突。另外就是别人用过的机器,不知道上面做过哪些操作,有很多的历史包袱,如果重新安装则代价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