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增加的连接数和新增活跃用户和物品关系不大,那说明连接数已经有自发生长的趋势了,适合加入推荐系统加速这一过程。
来自:01 | 你真的需要个性化推荐系统吗?
5 人划过
基于记忆的协同过滤,现在看上去极其简单,就是记住每个人消费过什么东西,然后给他推荐相似的东西,或者推荐相似的人消费的东西。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则是从用户物品关系矩阵中去学习一个模型,从而把那些矩阵空白处填满。
来自:07 | 人以群分,你是什么人就看到什么世界
4 人划过
目标思维背后是“量化一切”的价值取向。最先要量化的就是目标本身,整个团队才能知道在为什么而战,才能知道自己所做的动作是不是有意义,才能让团队自发地去寻找优化方向,一定不能停留在“感觉推荐很精准”或者“感觉推荐得很不准”这样的玄学层面。
来自:03 | 这些你必须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
4 人划过
评分的分布不稳定,整体评分在不同时期会差别很大,个人评分在不同时期标准不同,人和人之间的标准差别很大
来自:02 | 个性化推荐系统有哪些绕不开的经典问题?
4 人划过
主题模型:从大量已有文本中学习主题向量,然后再预测新的文本在各个主题上的概率分布情况,也很实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聚类思想,主题向量也不是标签形式,也是用户画像的常用构成。
来自:05 | 从文本到用户画像有多远
3 人划过
推荐系统的使命,就是要用技术来对抗这种不平等
来自:开篇词 | 用知识去对抗技术不平等
3 人划过
如果某个选择实验次数较少,导致不确定好坏,那么就多给一些被选择机会,直到确定了它是金子还是石头。简单说就是,把选择的机会给“确定好的”和“还不确定的”。
来自:16 | 简单却有效的Bandit算法
3 人划过
*精彩内容为该课程各文章中划线次数最多的内容
编辑推荐
看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