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课
小麥
独立摄影师
22307 人已学习
新⼈⾸单¥59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2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27 讲
摄影入门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20 | 摄影的更多可能: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真心喜欢才重要
美的客观标准与个人感受
作品的名气与价值
个人对美的标准
照片是体验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的方式
照片背后承载的是摄影师的内心世界
摄影师的生活与拍摄的关系
摄影是内观的过程
照片是用来感受而不是用来研究的
真正的艺术是私人感受
价值的主观性
社会的话语体系
美的阶级属性
照片的价值与个人感受
照片的审美标准
照片传达的观念、情绪、审美属性、社会价值
照片的文献价值
摄影工艺的运用
胶片时代的工艺:湿版、蓝晒、转印、铂金印相、电子负片、halo-chrome
后期处理技术:裁剪、明暗调节、调色、饱和度、阴影、高光
胶片摄影师的后期处理技巧
胶片的质感效果
胶片时代的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的必要性
观察同一场景的不同视觉观察角度
视觉的肌肉记忆
观察角度的参数:距离、景别、取景框线、拍摄角度、快门时机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
不同类型的照片:建筑、城市景观、家庭快照、技术流照片
摄影师如何用画画的方式拍照片
摄影与绘画的异同
摄影是否代表着忠实记录、客观还原
个人审美与价值
摄影师的内心世界
照片的价值与审美
后期处理与工艺
摄影师的观察角度
摄影的多种可能性
摄影的更多可能: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叫孙晟钧 Lufus,是小麥在开篇词里就提到过的神秘合作伙伴。
这套课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挖了很多坑,留了很多思考问题,比如在讲摄影史的时候提到过摄影是否就代表着忠实记录,客观还原;比如提到了摄影跟绘画之间的异同,举了 Rodger Ballen 的例子来说明现在的摄影师们是如何用画画的方式拍照片;比如带你看了许多“莫名其妙”的照片。这些照片里有看似平淡无奇的建筑跟城市景观,像是 Mark Power 跟贝歇夫妇,也有门槛极低、有相机就能拍的家庭快照,像是荒木经惟拍他的老婆阳子;也有操作复杂、技术含量极高,用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接触不到的拍摄方式拍成的“技术流”照片,像是杉本博司的剧院、海景、闪电系列等等。
提了这么多外国人名,你可能依然会觉得他们离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我不想当什么艺术家,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展览自己拍的照片。你让我看的那些照片我也没觉得它们有多好,什么艺术不艺术呀,把我家人孩子拍好最重要,你老跟我提他们干什么?”
这最后一节课的目的,一是为了填坑跟查缺补漏,带你了解更多当今活跃的摄影师跟他们的创作技法,第二就是为了解答你心里可能会有的这些疑惑。我们的课程进行到这里,你应该多少也明白了摄影绝不仅仅是“拍到”那么简单。而在这套课程结束以后,你应该也不想再和其他爱好者们一样,在一段时间的拍摄后就“泯然众人矣”了,没有再拿起相机的动力和欲望。不光能拍到,还能拍好看,还能在长年累月的持续拍摄中找到快感,这是我跟小麥当初设计这套课时最主要的想法。没错,“艺术”这词是挺大的,也都快被用滥了,但学完这节课后你就会明白,艺术,其实也没多高大上,它原原本本就扎根在你我的日常生活里,也只有它,才是让你能一直持续拍下去的动力。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摄影艺术的内涵和技术实践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技术分析,展现了摄影师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创作灵感和技术实践。摄影师们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运用不同的视角和后期处理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胶片摄影的特点以及其在当今摄影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摄影师的作品和创作技巧的分析,文章呼吁读者要重视观察力、视角选择和后期处理,以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摄影并不单纯局限于一张照片本身,而是摄影师想利用照片传达的观念、情绪、审美属性和社会价值。摄影由客观观察转向主观呈现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摄影师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影响着他们的作品。总的来说,本文深入探讨了摄影艺术的多样性和技术创新,为读者提供了对摄影艺术更深层理解的启发和指导。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摄影入门课》
新⼈⾸单¥59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6)

  • 最新
  • 精选
  • Basser
    请问小麥您的老师的星球名称是什么哈

    作者回复: 我试了一下儿,大概需要用多久,能从“闫璐”这个名字查到她的星球名儿,最终结果是不到 10 秒...我相信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间加上现在我给您回这条留言的时间,肯定超过 10 秒了~

    2020-04-01
    2
  • zchq88
    感觉最后一课直接上升到了哲学了,一下子解开了我自己对拍照的疑惑,也给了我自己思考为何想拍好照片答案,记录下我认为美得东西就是我拍照的最大意义。谢谢
    2020-02-08
    15
  • escray
    摄影入门课 20 | 摄影的更多可能:摄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对于一个手机拍照党,我其实更喜欢今天这类的专栏文章,感觉上是拓宽了视野。不喜欢技术上相对复杂的照片,喜欢看张内咸拍的小学生和宋朝拍的矿工,感觉更真实。 对于照片后期处理的复杂度知道了一点皮毛,估计有生之年是不会主动去做类似的事情。高中同学里面有一位喜欢胶片相机拍摄的,拍的照片确实好看,崇敬之情如滔滔江水…… 贝歇夫妇的照片我看不出来技术上的门道,但是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完整的记录了二战后德国的工业建筑特征”。不知道有没有中国摄影师做类似的事情。 面对没有限制的摄影,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拍照?我觉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害怕遗忘,我希望用照片记录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记录自己看到的世界。不过即使是每天用手机拍照,然后发朋友圈,我也没做到“每日一拍”,有时候会忘记,有时候会觉得没的拍。 在《读库》上看到过马宏杰拍的“最后的耍猴人”和“西部招妻”,还有任曙林的“中学生”,喜欢类似的比较纪实的照片。 照片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用来研究的,大赞。
    2020-02-08
    1
    6
  • 木叶
    “喜欢的都看不过来呢,何必逼着自己去理解不感兴趣的东西”大赞
    2020-02-07
    3
  • lz
    这个声音太亲切了😂
    2020-02-09
    1
    2
  • westfall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艺术的来源,摄影是一座桥梁,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我们内心世界的表达。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别人怎么定义,而在于自己喜不喜欢。好干的一节课,信息量好大,我要多看几遍。
    2020-02-06
    2
  • Geek_Jason
    审美是主观的,但美是有客观标准的
    2020-02-16
    1
  • 追风筝的人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节课很赞
    2020-02-15
    1
  • yu
    自己喜不喜欢才重要,没有必要逼着自己去欣赏别人认为的好照片,但是随着个人认知的提升,对美的标准是会改变的,比如之前欣赏不来的现在就喜欢了,之前喜欢的现在觉得不好看了。
    2020-02-09
    1
  • 琪琪
    反手就是一个赞!
    2020-02-07
    1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16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