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源码剖析与实战
孔令飞
前腾讯云专家工程师
752 人已学习
新⼈⾸单¥68
Kubernetes 源码剖析与实战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5|如何学习云原生技术?

你好,我是孔令飞。
前面几节课,我详细介绍了什么是云原生技术,以及为什么要学习云原生相关的开发技术。可以看到,云原生有很多新技术、新理念、新的开源项目,每一个点都可能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高效地学习云原生技术呢?
在我看来,学习一门技术,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广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通透、全面的去认识一门技术;深度可以让我们深入细节,知道每一个技术具体是如何构建的,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落地云原生技术,并且能协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原理。
那么,如何学习云原生技术,才能同时兼具广度和深度呢?本节课,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和路线,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如何学习云原生技术?

在广度化和深度化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就能够高效地学习云原生技术,当然广度 + 深度本身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比方说,你可以灵活采用并行学习的方式:先去掌握一些基础的核心技术栈,因为这些知识通常能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而对于非基础的技术栈,则选择尝试穿插学习。这样既能提升学习效率,又能通过内容的切换来调整节奏,有效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感。
提示:以下的学习内容、书籍、顺序,均是我的通用建议,不是标准答案。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解释
  • 总结

1. 云原生技术学习需要同时兼具广度和深度,可以采用并行学习的方式,先掌握基础的核心技术栈,然后尝试穿插学习非基础的技术栈,以提升学习效率和调整学习节奏。 2. 在广度学习云原生技术时,建议从整体入手,系统性梳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技术栈,选择经典教材进行学习,以形成全局视角。 3. 云原生架构中的核心技术栈包括微服务技术栈、资源虚拟化技术(虚拟机、容器、Serverless)、应用声明周期管理相关的技术栈(监控告警、调用链追踪、消息队列)、应用接入层相关的技术栈(API 网关、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网格)。 4. 学习云原生技术栈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学习顺序来系统性地掌握每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5. 推荐的学习教材包括经典的书籍、虚拟化原理类的书籍、具体的虚拟化落地项目、监控告警和调用链追踪的相关教材、API 网关和服务注册/服务发现的学习文档、服务网格和其落地项目的相关教材。 6. 了解云原生架构中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确定需要学习的核心云原生技术栈,以便在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和个人爱好慢慢补全其他技术栈。 7. 学习顺序的合理安排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建议先学习微服务技术栈,然后学习资源虚拟化技术,接着学习应用声明周期管理相关的技术栈,最后学习应用接入层相关的技术栈。 8. 学习云原生技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教材,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 9. 通过学习教材,可以对云原生技术有相对全面的学习,具备云原生技术的广度,同时合理安排学习顺序,以寻求更高的学习效率. 10. 学习云原生技术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和个人爱好慢慢补全其他技术栈。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Kubernetes 源码剖析与实战》
新⼈⾸单¥68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