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发展历程:IaC过去、现在与未来展望
潘野
你好,我是潘野。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会学习云原生基础架构的重要理论和发展脉络,为之后我们实践全自动化的基础架构管理打好基础。
作为课程的第一讲,我想先和你聊聊“基础设施即代码( Infrastructure as code )”。说起这个话题,你可能觉得是老生常谈,毕竟我们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搜到很多相关内容。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零散、不够系统,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的更是凤毛麟角。
今天,我就带你系统梳理一下基础设施即代码( Infrastructure as code )的来龙去脉。
场景模拟
让我们从一个小场景开始聊起。假如你是基础架构部门的技术总监。最近,公司要上线一个新业务。开发部门估算后,向你提出需要 300 台服务器来支持,100 台做缓存系统,100 台给中间件使用,50 台给数据库使用,为了应对意外情况,还有 50 台做冗余。
那么接下来,从采购到业务真正上线都会经历哪些过程呢?
过去的 IaC:面向配置工具管理
在公有云普及之前,一般来说情况是这样。
基础架构部门先采购 300 台服务器,数据中心工程师负责将机器推上机架,加电开机。
网络组同学会为这批新机器分配 Vlan、Subnet 等资源。
系统运维同学根据需求分配机器,然后安装操作系统,运行配置管理工具,完成后,再交付给负责应用发布的同学。
负责应用发布的同学发布应用,最终完成整个业务上线。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方式。首先通过一个场景模拟引出了IaC的发展脉络,然后详细介绍了过去的IaC管理方式,即面向配置工具管理的情况。随后,文章介绍了现在的IaC,即面向API与资源管理的方式,以及展望了未来的IaC,即面向应用管理。整体来看,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详细解释,系统梳理了IaC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方式,为读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IaC是一种自动化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通过代码描述和配置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快速、可靠和可重复的部署和管理过程。文章还展望了未来的IaC,即面向应用管理,通过Kubernetes将基础设施转化成配置对象,实现了资源的有借有还,将集群管理作为IaC的主体。整体来看,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详细解释,系统梳理了IaC的发展历程和管理方式,为读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云原生基础架构实战课》,新⼈⾸单¥59
《云原生基础架构实战课》,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
- 最新
- 精选
- kaizen应用所需要的DB,消息队列等,应该还得靠terraform来拉起来吧2024-03-25归属地:北京1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