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总得学点产品知识

程序员究竟要不要学点产品知识?
其实,写程序起步的互联网大佬占比非常高,例如:马化腾、李彦宏、丁磊、雷军、黄峥等。但他们都喜欢以产品经理自居
可以说,有产品思维的工程师,才是更厉害的工程师。
因为具有产品思维的工程师,往往能“谋定而后动”,不仅满足于执行,他们在拿到产品文档后会先思考,然后针对产品的使用场景,积极地和产品经理沟通,如果产品文档描述不清楚或者有歧义,他们会提出挑战。
程序员的思维叫技术思维,程序员跟产品经理互怼,本质上是因为这两个群体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
在拿到一个需求之后,技术思维想的是:
这个好实现么?
实现起来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性能得好好考虑,代码得写的够酷些,顺便再把以往的 bug 再修复优化下。
产品思维大多是这样的:
这个需求是用户需要的么?
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
能带给用户什么样的价值?
有没有竞品?
能带来什么样的商业价值?
总之一句话,技术思维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产品思维是用户驱动的
很多技术牛人在编码这个领域所向披靡,但缺乏产品思维,作为管理或者创业做项目就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这样的案例在身边其实俯拾皆是。
所以,技术人也得学点产品知识,不止用于和产品经理 battle ,更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本文将从产品思维的三个方面: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商业思维,展开叙述。

用户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说做产品时,你要能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让产品有好的用户体验。这需要你要有同理心,能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体验产品。
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欠缺用户视角,在与产品经理的交流中,你是不可能有机会的,因为他很容易用一句话就把你打败:“这就是用户需求。”毕竟我们做什么产品,本质上是由用户决定的。
如果程序员能跳出纯技术的局限,多一点用户思维,想到的问题将会多了很多维度,比如说:
让自己的负责的模块有更好的体验;
让自己的技术方案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更满意;
让自己设计的接口、API 更好用,与同事愉快合作。
总的来说,从用户体验出发,而不是技术出发做产品。无论对产品还是对自身,都是价值的提升。
虽然用户体验听起来很玄学、很抽象,但也是可以拆分的。如下图,把用户体验具体落下来,分为五个层次:
通过分解要素可以帮我们定位问题,找到用户的“体验不好”是在说哪个层面的体验不好。我们要将用户体验这件事变成日常的一个思维模式,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用户、拆解用户行为和想法,并形成可落地的方案,反哺优化我们所负责的产品
极客时间现在有三门用户体验相关的专栏,且都是会员免费看的:
相辉《用户体验设计实战课》,已近 1.5W 人学过了。相辉根据自己 16 年的互联网用户体验设计经验,总结出了一个体验设计心法:只考虑体验的商业不可持续,只考虑商业的体验没有底线。
所以在这门课程中,他将基于用户体验与商业逻辑的双循环思考,给你理清用户体验设计的知识脉络,带你探究最真实有效的落地体验设计策略的方法,发现用户体验设计的奥妙,并学会使用它解决各类产品和商业的问题
炒炒《体验设计案例课》从实际问题出发,带你一步步深入学习体验设计,炒炒老师给你梳理了一整套从基础到进阶的体验设计方法论。通过「量化 + 案例 + 高手思路」,最后再结合实操,这一套下来,你就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还有一点,她还分享了不少工作中的流程与效率问题。帮你找到提高工作效率、打破自我成长天花板的方法。
《基于人因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的作者是前华为大佬刘石,主要观点是做产品要以人为本。结合了刘石在华为的实战案例和用户体验设计心法,讲的就是如何洞悉产品背后,与人有关的科学与工程的真谛。
这个课就是跟设计和产品的沟通宝典,帮你从人的角度、科学的角度解开体验设计的奥秘,与决策层达成统一认知,找到“共同语言”。

数据思维

所谓数据意识,就是在产品设计、产品运营时,通过数据来发现问题、证实结果。
典型的有 A/B 测试,很多产品经理喜欢讲理念、讲做法,偏偏不喜欢讲数字。用数字和产品经理沟通其实是更有说服力的。
例如:微博的“时间乱序”功能,虽然很多大 v 吐槽,但是数据证明了这是一个好的产品设计,最终还是一样上线。上线后新浪根据数据不断优化,到现在反倒是很多人喜欢这个功能。
可以说, A/B 测试在产品迭代、算法优化、市场营销等领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 A/B 测试。不论工程师、产品经理还是数据科学家,当你不确定哪种方式更好的时候,A/B 测试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这里分享一套 A/B 测试最佳学习路径流程,如下图👇
这张图出自《A/B 测试从 0 到 1》专栏。在专栏里,张博伟老师会先带你建立起一个做 A/B 测试的框架,让你在应对不同业务场景时,都能通过框架来按图索骥,灵活运用。
数据时代,思维为王。拥有数据思维的人,看到数据能够找出问题,找到规律,发现机会或做出决断,不仅可以用来记录历史,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
关于数据思维,极客时间还有一门《数据分析思维课》,作者是前易观 CTO 郭炜,易观是专业做大数据分析研究的。
这门课不会“罗列”特别多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程序等,而是通过各种真实的例子,锻炼你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数据的思维来为你的产品和决策做判断。

商业思维

所谓商业意识,就是所做的产品要有商业价值的。比如说成功的商业产品 Windows、iPhone、Google 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能创造商业价值,让这些公司变成成功的商业公司,雇用了大批优秀的程序员,从而可以继续研究更多产生商业价值的产品。
一方面,其实很多程序员也有做产品的梦想,而且也有人付诸行动,业余时间做了不少产品,但是鲜有成功的。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做的产品其实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如果想做高级技术管理,只懂技术是不行的,需要根据公司的宏观战略,参与讨论后续的业务定位、组织结构、管理方案,还要懂社会科学、懂商业世界,否则,混不下去啊。
商业思维相关内容推荐看《技术领导力实战笔记》专栏,同样也是会员免费看的:
如果程序员有商业意识,就可以在项目中有更好的成本意识,为项目节约时间、经济等成本,帮助团队打造更有价值的产品。
其实程序员培养产品思维,跟程序员转管理的类似,首先要解放思想,然后要改变习惯,最后要多实践
本文推荐的课程,不仅有理论、案例,也有实践。当你慢慢培养了产品思维,不仅可以通过技术来打造更高价值的产品,也可以让你在技术之外有一技之长,能在项目中创造更大价值,减少技术快速革新带来的焦虑感。
最后,预祝你能持续打造一个又一个的卓越产品。
 写留言

精选留言

由作者筛选后的优质留言将会公开显示,欢迎踊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