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餐 | 谈谈我所经历过的RPC
何小锋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何小锋。上一讲我们学习了如何在线上环境里兼容多种 RPC 协议,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平滑地升级线上环境中已经存在的 RPC 框架,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协议的特点来支持不同的使用场景。
以上就是我们整个专栏关于技术内容的最后一讲了,很幸运能够和你一起携手并肩走过这些日子,这段时间我们跨了新年,也经历了让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现在我才发现原来能够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也是一种幸福,祝你平平安安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期待我们能早日摘下口罩。为了感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今天我们来换换脑子,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我就和你分享分享我所经历过的 RPC 框架吧。
与 RPC 结缘
我 1998 从大学毕业的时候,互联网并不是像今天这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那时候大部分 IT 公司都在耕耘数字化办公相关领域,所以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就随了大流,进入了一个从事办公软件开发的公司,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传统软件行业”。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各个行业都想借着这个机会跟互联网发生点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代表着未来,在咱国内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代表就是电商和游戏。
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各个互联网公司有关技术的文章也是扑面而来,比如 A 公司因为流量激增而导致整站长时间瘫痪,B 公司因为订单持续上涨而导致数据库压力太大等等。每当我看到类似技术文章的时候,我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也可以遇到能用技术优化的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呢。后来发现这些“设想”在我当时所在的行业里很难体会到,所以 2011 年我毅然选择了加入京东。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解释
- 总结
技术专栏作者何小锋分享了他在RPC框架领域的经历和见解。他介绍了自己在不同阶段所使用过的RPC框架,包括ICE、Hessian、Dubbo以及自研RPC框架,并详细描述了每种框架的优劣势以及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情况。作者强调了选择合适的RPC框架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团队自研RPC框架的成功经验。此外,他还展望了RPC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强调了RPC在解决服务治理等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整个专栏内容生动有趣,既有技术深度又贴近实际应用,适合对RPC框架感兴趣的技术人员阅读。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RPC 实战与核心原理》,新⼈⾸单¥59
《RPC 实战与核心原理》,新⼈⾸单¥59
立即购买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14)
- 最新
- 精选
- Reason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最感兴趣的一点是,非业务功能从传统的 RPC 框架中剥离出来,下沉到基础设施并且融入基础设施,能否有幸听到老师关于这一点的具体展开呢?
作者回复: 最明显的就是服务发现
2020-04-175 - 凌霄多次听到鲁棒性,看来鲁棒性大于性能
作者回复: 越是基础设施,稳定性肯定第一优先
2020-04-174 - 上帝之手老师,您好,我很好奇,你们选择了dubbo,却没有选择spring cloud,虽然我没有研究过dubbo,但看过spring cloud核心代码的一部分,我觉得大体上跟您描述的RPC实现的功能上来说差不多。网上很多资料说spring cloud也要强于dubbo,是不是因为spring cloud是基于http的,性能不够高的原因?还有一个疑问,spring cloud它属于RPC框架吗,网上资料也是层出不穷,各持己见。谢谢老师
作者回复: 不同时期吧,至于dubbo和Spring cloud选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2020-04-1753 - xiaoa期待老师更多点心路的分享,感谢老师分享
作者回复: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04-172 - 忆水寒感想颇多,在不同业务场景下选择不同的RPC框架,我们自己也实现了一套自研的RPC,可以切磋切磋。
作者回复: 👍
2020-04-211 - 问心老师,上了k8s以后,rpc内部的路由、权重、负载均衡等组件是不是就不需要了?
作者回复: 服务治理任何时候都需要
2020-04-211 - 上山砍柴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带来这么好的系列文章。每篇文章后都提有一个问题,老师能不能再筛选出一些问题,给出一个详细权威的解答呢
作者回复: 已经写了一篇了
2020-04-191 - Jackey感谢老师的分享,第一遍阅读收获很大,进阶篇的内容感觉难度还挺大的,打算二刷
作者回复: 加油
2020-04-17 - 钱哈哈,路径差不多,我是11年开始工作,也是先在传统企业(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回头看是失误的)在16年加入Jd,非常感谢Jd,让我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让我见识和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技术。 很可笑,之前在传统公司做了许多增删改查导入导出的事情,以为就是这样,其实不是,后来发现差不多。差别在于体量,由于单机性能和存储的瓶颈,所以,有了通过网络链接更多机器一起搞事情的契机,后面各种各样的技术,都是为了使多台机器一起工作像一台机器在工作一样的效果,这样就突破了单机的性能和存储瓶颈。所以,网络通信是互联网技术的底座。2020-05-16220
- 大师兄感谢2023-07-19归属地:浙江
收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