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亚洲
    2019-04-17
    不断追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 在当前能做的事情里,哪件更重要?为什么?
    - 如果只能做一件事,哪件更重要?为什么?
    - 如果跳出现有的框架,还有什么事情也许更重要?为什么?

    作者回复: 很赞👍

    
     14
  • Dimple
    2019-04-17
    针对“抓大放小”这个,我再前公司有过一点经历。那时候,我刚去公司,恰好碰上公司内部对App进行一个架构的改个,我有幸参与。在改革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迭代每次修改部分功能,最终让用户无缝对接出了版本,并且得到用户的好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哈。

    还有,需要经常与领导沟通 ,我觉得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前公司,刚进去的时候,和未来的领导是同事,我们一起共事,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探讨难点,在几年的工作时间里,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很多,无论是职场工作的能力,甚至还是生活中的沟通,对我后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经历,我感觉和这些领导一起共事过很荣幸。

    直到现在我也还和现公司的领导经常沟通,会发表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想让产品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见过很多同事经常不和其他同事沟通的,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感觉确实和我有差距,哈哈
    展开
    
     6
  • hua168
    2019-04-17
    看完感觉产品经理学增长最有帮助。

    像我们it运维和开发学习增长,感觉只学了思维😄
    本章就一句话:花20%的精力完成80%的效果
    
     5
  • kirogiyi
    2019-04-17
    “抓大放小”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是否能做好,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眼光、胸怀、格局。眼光独到、长远,拥有敏锐和精准的判断力;胸怀宽广,主导优势,利用劣势,这对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和推进工作很有用处;格局类似于层次,在不断的知识积累中突破自身的瓶颈,考虑事情会更加全面和有深度。

    增长要的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在沟通与衔接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认可,不断的推进产品朝北极星指标迈进。
    
     4
  • eds
    2019-04-17
    读了两遍,思维导图也搞好了。就是想问下,小公司没有接入数据平台,那我怎么判断我提的需求是否会带来增长。我没有数据,老板怎么同意我的需求,即使同意了,上线后,没有数据,我怎么验证我的增长。同理,也无法拒绝老板的拍脑门。
    
     4
  • Lindm
    2019-04-17
    主要问题先解决,次要问题后续补上
    
     3
  • 大圣归来
    2019-04-18
    现在构建课程的体系,拉新过程中,领导也一下又变一个意思,都是我们部门自己想办法增长
    
     2
  • M_莫一多
    2019-04-18
    手头正好也是有类似的“抓大放小”的场景,和比较熟悉的同事聊过,获得了他的认同。

    公司内部目前使用一款自研的 IM+OA 的 App 进行日常事务沟通和业务审批。目前 IM 这一块依然存在缺陷,但是业务审批这一块因为公司之前的积累,很多同事都使用 App 进行业务提交和审批。

    App 目前的业务审批的显示采用列表式,但是信息条目并没有达到使用户一眼就知道该条目的具体信息的效果。

    我基于当前客户端获取到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显示在列表中。聊过的几个同事都还是挺认可的,的确是省却了他们回想条目内容的时间。

    不考虑新增服务端信息条目的原因是业务审批的数据比较复杂,不易修改。

    目前,还没有和领导聊过。可能后面不了了之吧。
    展开
    
     1
  • say something
    2019-04-17
    正好今天在开会讨论中,自己发了小脾气。自己的想法受到多方抨击后,心情特别糟糕,一下子就爆发了。对于自己来说,需要平常心。有时候处于底层的人在开始过程中很难受到大家的支持,因为增长过程中也是不断试错的,在前面错了几次后,虽然大家对你的支持会慢慢降低,但是主要在过程中自己有收获,那不就可以了嘛?文章有有一个句话挺不错的:一步一步做起,慢慢积累支持和资源。只要保持平常心,觉得目前的事是对的,哪怕结果是不好的,学会总结,总会有收获
    
     1
  • 张凯江
    2019-04-17
    这篇有点欲擒故纵。
    应该是不行我来,不服放马杀过来。
    是骡子是马出来六六再比比。

    核心还是传统粗糙推广营销手段粗糙了
    
     1
  • 白竹
    2019-04-17
    实际工作中,要找到做优化的例子,小事情大效果。因势利导做到增长部门的事。

    
     1
  • PeterZhao
    2019-04-17
    受益了。
    及时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增长团队对公司发展方向的认识,并统一同事们的理解,这样才能有效打破“职能墙”,促进事情的落地;
    放弃固有思维限制:学习“套路”能快速成长,积累经验,但放弃并打破才能有新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并找到新的增长爆发点;
    排定优先级,小步推进:关于增长的想法能得到快速试验,积累多个小的成功,可以给团队带来更大的积极动力。在看到您在宜人贷实施的增长路径,有些增长模型的思维方式(AARRR)在里面,关于优先级的排定以及推进实施的经验,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交流。


    展开
    
     1
  • 饭
    2019-04-17
    增长和体验都应当为用户的核心需求服务,核心需求是大,一些“瑕疵”是小,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增长和体验目标一致因此是不冲突的。
    抓大放小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其实很难,需要有全局视野,足够高的角度,否则很可能陷入大框架内的眸些细节无法自拔
    
     1
  • 龙猫
    2019-04-17
    1、抓大放小。为了核心目标,为了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可以保留一定的小瑕疵,甚至有些小瑕疵和核心需求还是矛盾的呢,更应该以核心需求为重!
    2、增长需要顺势而为,逐步实现(优化一个小页面,另一个页面,提高新增和留存,唤醒沉睡等等),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要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大动干戈,伤筋动骨。
    3、我们目前的一个产品,感觉有一个抓大放小的机会:把不是很贵的大咖课包装好,然后以“免费课”的形式上线,重点突出“免费”。在首页比较重要的位置放一个“免费”的入口,还是比较会吸引流量的,进入后,有些大咖课还是比较有干货的,用户应该会喜欢。形成一个好的行为路径习惯,提高产品粘性。
    至于向上沟通,Boss的想法是尽可能把内容做好,这比做什么问答系统来得有价值。
    
     1
  • Archyomi
    2019-04-17
    作为一个开发,目前遇到了主导的某个框架在公司内其他业务组难以落地,推进困难的场景。这节课让我意识到了前期缺少的沟通和抓大放小的准备工作。
    
     1
  • 卢嘉敏
    2019-04-17
    作為產品經理 項目沒有專門的增長 不存在搶職能之說 是要涵蓋在工作內
    
     1
  • nanquanmama
    2019-04-17
    往大的方向说,老师说的增长,应该是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所以有些人会疑问,学增长有什么用?其实困惑的点在于,通识教育有什么用?

    作者回复: 前面是你说的通识教育,后面就是实践方法了,这两部分都有。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好像楼房的地基,你看不到它不代表它没用。事实上,越是看不到的价值越大,因为肉眼的能力太有限了。

    
     1
  • 李沛欣
    2019-04-17
    其实真的是,我有时候就不敢和领导沟通
    
     1
  • eds
    2019-04-17
    我来了 仙女老师
    
     1
  • 栾美玲
    2019-11-04
    多思考产品的北极星目标是什么,什么是促进增长的原动力,在我的职责范围可以做哪些事情用增长思维,当我放下手中的细节工作,还有什么可以帮助提升增长?
    
    
我们在线,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