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很棒的分享!
所以说项目管理是艺术,其中的平衡很难完全是一门艺术!
作者回复: 👍谢谢分享
这三句绝大部分时候都适用的,我觉得也要适当结合项目情况,有些时候考虑太远、做多手准备,容易做无用功。
作者回复: 砍掉功能保进度很正常。只是不知道改进难度大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没有时间做架构设计?还是因为大的功能还没做?
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可否再发一条留言讲一下具体难度在哪,才好给具体建议。
作者回复: 需要和你的领导私下协商,需要在他的帮助下一起作出一些调整:
1. 要设立流程提高客户变更需求的成本,可以需求变更,但不能太过于频繁随意
2. 缩短开发周期,采用迭代模型或者敏捷开发,2-4周发布一个版本,每个版本实现当前已经确定的最重要的需求,在一个版本内不接受需求变化,变化的需求放在下一个迭代中实现
作者回复: 基础建设方面我的一点建议:
基础建设困难在于短期内会减慢开发速度,是和业务冲突的,如果业务部门不支持,会很难推进,压力很大。所以可以考虑分成短期、中期、长期三类,逐步做。
首先,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优先做一些跟业务相关能短期取得正面效果的事,比如工具的使用,管理平台的搭建。这样取得效果后相当于为你自己积累了声望,以后推进其他事情会更容易。
然后推进流程规范的建设,比如CICD、代码审查,这类事中期可以取得效果,但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保障制度的执行。
跟开发相关的事是短期看不到效果长期的事,低调的做,一点点做,最好有专门的小团队做,比如你说的统一框架的事。这类事情阻力很大,因为既要兼顾新业务的推进,又要还大量精力对现有业务的改造。做成了绝对大功一件,没做成是要背锅的。所以低调一点,做成后再高调表表功,万一没做好或没达到预期就总结经验,下次再战,也不会导致太大影响。
供参考!
作者回复: 👍很好的总结
作者回复: 首先,我觉得就你自己来说,先尝试利用软件工程的知识做好你应该做的,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这类事情,包括管理你的领导。比如我在前一条回复建议的:多确认、帮助领导意识到变更成本,提高他变更的成本。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可以从科学认真做事的方式中获得提高和成长。
然后,对于国内的大部分公司来说,领导发言权很大的,能治领导的就只有更大的领导了,而且除非是严重错误,否则大领导也不会轻易换人。也可以考虑收集一些事实,越级投诉。但这样做风险比较大,慎重考虑。
最后,就是用脚投票,骑驴找马,换组或者换公司。
作者回复: 1. 敏捷开发确实是美国人提出的,但是其实并不必可以区分中国人美国人,因为敏捷开发是针对软件开发的,而软件开发是有很多共性的,并不分中国人项目还是美国人项目。
敏捷开发的拥抱变化,正是通过自动化提高效率,通过缩短开发周期,来优先做核心功能,来快速发布快速迭代,从而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
2. 还有文化上的差异,比如美国人很注意家庭生活;另外还有工会的制衡等等因素。
作者回复: 抱歉我手头没有。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上一个“需求调研”的Tag,里面有很多相关的文章。
比如其中这篇文章《只需8步,需求调研表的标准制作流程》http://www.woshipm.com/pmd/407048.html 推荐你可以看看。
作者回复: 告诉他点子很好,等我们这个Sprint/版本完成,马上加上 :)
作者回复: 👍很好的总结
作者回复: 我觉得就算假装自己变成客户,也得要是懂客户能说服客户才有用。
作者回复: 是的,光从流程上还不够,经常有绕过流程的情况发生。还可以结合前面讲的金三角,看是不是可以增加成本或者减少其他需求。
作者回复: 👍是的,需求变更规范起来,目标还是为了共同努力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而不是为了阻止客户变更!
作者回复: 是的,变更是有成本的,其实成本不低的,需要让程序员和PM都有这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