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少卿 置顶
    2019-03-11
    1.推动项目的例子:15年的时候,在一家游戏公司开发维护一个运行6、7年的老pc端游戏,每月流水很固定,临近520的时候,团队一如既往的做一些活动,没有人针对520策划一场活动。作为一名策划,我提议设计一个520送花给情侣的活动,得到策划主管、总监的批准,当时自己迅速设计了一个策划案,和开发一道加班加点的赶在520的前一天上线,当周的流水比往常翻了1.5倍。
    2.技术设计问题:公司的很多产品用户注册 授信 首贷 再贷 加贷的信息每天都要传输给产品做准实时的营销,之前的定时任务都归每个项目组自己开发,后有人提出可以所有定时任务放到一个项目中,使用xxl-job开发,做到配置和业务逻辑分离,由该项目统一对接电销系统,项目组只负责提供查询语句,提高了开发效率

    作者回复: 不错,第一个例子表明你把策划做得很好,有创新,会抓时机,还和开发有非常好的协作。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技术改进,也涉及到组间协调,影响力扩大到了公司范围。你能看到别人做的这个推进,说明你有了这个意识,而且注意观察他人的贡献和作法。

    @编辑,请帮忙置顶,供别人参考。谢谢。

    
     5
  • 果然如此 置顶
    2019-03-11
    1.推动项目例子:最近我们一个从0开始的新项目,作为开发角色,只收到了产品的设计文档,而且通知本月周六日都要加班,但是大家不知道从何入手,模块如何分工、优先级是什么等项目问题(技术负责人是领导指定的新上任不久),面对这种情况我提议开一个产品需求分析会,于是拉上技术负责人和各位前后端开发人员。
    2.技术设计问题:产品设计中有一个分享链接创建组的需求,而且要求只有点击链接后才创建组,不能提前创建组,也就不能提前分配id,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提议客户端用guid,这样可以保证唯一性也可以不用提前创建id。

    作者回复: 非常好的例子,说得也很清楚!谢谢分享。

    第一个你做了PM该负责的组织沟通工作。定义模式分工,识别依赖关系,技术lead可以贡献想法,而定义功能优先级,需要了解产品和用户的角色来看看了。

    第二个是技术选型,干得漂亮!

    @编辑,请置顶,对别人有参考意义。

    
     1
  • 上善若水 置顶
    2019-03-13
    讲项目时为了戒断肤浅单薄的毛病,应该对项目进行回顾总结,具备复盘时的上帝视角,且对关键环节可以信手拈来去阐述。这需要线下准备,是硬功夫!

    同时讲项目是有技巧和套路的,应该遵循目标,方案,过程和结果的大的时间顺序来展开,不疾不徐缓缓道来!

    关于老师说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自己的角色和价值的一part,我想就着上下游技术沟通进行一下阐述。我不认为坐在工位,一整天对电脑进行编码的就是一个好开发。那种情况要么都接口契约相当熟稔,要么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开发不知道别人合不合适的接口。据我经验,后者比例不在少数。所以有时间我尽量会为了项目和上下游人员面对面交流,把接口定义在前期尽量讨论透彻了不搁置。这样即使返工,也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不至于推倒重来!让项目可以如期保质保量的上线。
    展开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总结!你说的接口契约非常有必要,这其实是分治思维的应用吧。

    @编辑,麻烦给置顶,谢谢。

    
    
  • enjoylearning
    2019-03-12
    挖掘项目的亮点,还真是不容易,但每个项目又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说出从来以来实际的场景和遇到的困难,做了哪些尝试,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有些不了了之,这才是最真实的。更重要的我们需要展示我们有没有反思过,复盘过,现在面临同样的场景和困难可不可以做的更好,这才是面试官真正想看到的。

    作者回复: 非常准确!

    把你深度的思考和收获(失败也有收获)说出来,就能打动面试官。

    
     1
  • 学无止境
    2019-12-23
    离不开我怎么成单一故障点了?这个是要限定此岗位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情况吧?
     1
    
  • 静静聆听
    2019-04-10
    这篇专栏其实不只是写给面试者去看的,在职人员看到这边专栏后其实帮助也很大,让人受益匪浅。
    之前看到第17篇,后来因为工作太忙,暂时搁置,一个月后终于又有时间可以看了,迫不及待看完一篇,感觉感触又多了几分,我将其当做工作中的一部标准与经书,时时回想翻看,受益良多,谢谢白老师。

    作者回复: 欢迎刘哲回来一块讨论互相提高。

    
    
  • Night_shuai
    2019-04-02
    作用超越角色,讲的很到位
    
    
  • 二师兄
    2019-03-12
    老师好,如果不从自己的角度,而是从整个公司或者团队的角度,讲述一些技术或者方案的改进,是否可以给面试加分,有些改进实际上自己没有发挥作用,这种要不要讲出来?

    作者回复: 我觉得面试中很多人都是在这么做,所以我会问,哪块是你做的,哪块是你的创新。如果没有你的部分,我怎么能确定你到了新位置上能做出改进呢?

    改进没见效,有可能是没有测量,也有可能是改进失败了。有过思考如何测量么?失败的预案呢?多想一步,你会做得更好。

    
    
  • 宁静
    2019-03-11
    白老师,想请教一下。作为面试者,从哪几个方面去挑选企业和领导呢?

    作者回复: 您是跳着看的吧,这个问题在04篇仔细说过。还有问题的话,留言即可。

    
    
  • boyxie
    2019-03-11
    最近面试被问到几次:数据流向,但是回答完后面试官好像都不太满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部分内容,老师能否给详细说说?

    作者回复: 数据流,应聘者一般都很难讲好,因为太复杂:

    1.数据模型,反映的是业务模型;
    2.数据流,反映的是业务流,以及技术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所以讲数据流前,得先让听众明白业务模型和业务流程,还有技术架构。因为太复杂,只好简化数据结构去讲,但简化不当,反倒隐藏了重要细节,导致人家听不懂。

    
    
我们在线,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