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为什么 Kubernetes 项目不自己实现容器网络,而是要通过 CNI 做一个如此简单的假设呢?
解答:没有亲历 Kubernetes 网络标准化的这个阶段,以下内容都是基于猜测,大家见笑了。
最开始我觉得这就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便利选择,有了 CNI,那么只要符合规则,什么插件都可以用,用户的自由度更高,这是 Google 和 Kubernetes 开放性的体现。但转念一想,如果 Kubernetes 一开始就有官方的解决方案,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不妥,感觉要理解的更深,得追溯到 Kubernetes 创建之初的外部环境和 Google 的开源策略了。Github 上最早的 Kubernetes 版本是 0.4,其中的网络部分,最开始官方的实现方式就是 GCE 执行 salt 脚本创建 bridge,其他环境的推荐的方案是 Flannel 和 OVS。
所以我猜测:
首先给 Kubernetes 发展的时间是不多的(Docker 已经大红大紫了,再不赶紧就一统天下了),给开发团队的时间只够专心实现编排这种最核心的功能,网络功能恰好盟友 CoreOS 的 Flannel 可以拿过来用,所以也可以认为 Flannel 就是最初 Kubernetes 的官方网络插件。Kubernetes 发展起来之后,Flannel 在有些情况下就不够用了,15 年左右社区里 Calico 和 Weave 冒了出来,基本解决了网络问题,Kubernetes 就更不需要自己花精力来做这件事了,所以推出了 CNI,来做网络插件的标准化。我觉得假如社区里网络一直没有好的解决方案的话,Kubernetes 肯定还是会亲自上阵的。
其次,Google 开源项目毕竟也不是做慈善,什么都做的面面俱到,那要消耗更多的成本,当然是越多的外部资源为我所用越好了。感觉推出核心功能,吸引开发者过来做贡献的搞法,也算是巨头们开源的一种套路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