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小伙伴你好,sorry回复晚了,因为最近一直在国外出差,实在是比较忙。 我们课程当然适应于2B,不仅适用于2B,还适用于2G、2S等等,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2B其实不太看profile 主要看的是persona 因为2B产品不太能形成线上用户使用行为标签 所以更依赖调研。比如飞书、企微这类办公产品 用户也许是政府人员 也许是银行职员 也许是学生 是老师 是企业内的管理者 不同画像的行为需求都有差异 比如高管们需要各种报表的汇总页、高效的审批功能 而员工需要高效的协同办公功能。
作者回复: 真聪明,举一反三了👏
作者回复: 这个不只是每个公司不同,每条业务线对待设计的态度都是不同的。我所在的企业虽然是某知名大厂,起初对设计师的态度也是纯支持岗,但逐渐行业要求提升,要求设计师可以影响业务,也通常只有影响业务的同学可以得到好的绩效和晋升。 我的上级是业务负责人和战略负责人,我要为设计团队争取话语权的难度更大,因为他们不够懂设计,认结果通常是看数据为主。但目前我在整个业务部门里都是比较有话语权的,许多战略方向都是我推导的,也用他们最认可的数据语言来沟通。 所以不用被环境制约,还是看你自己,首先不要限制自己,更不要瞧不上设计师,有实力、有战功,别人自然会刮目相看,也自然就有话语权了,从而才能为设计团队争取到利益,不然整个团队跟着受苦。
作者回复: 嗨~小伙伴你好呀~ 如果有线上数据,可以根据线上数据做用户聚类,比如看不同年龄、地区、收入、性别等维度,观察他们的上网频率、购买需求等等,根据不同聚类,会有很多机会点。 如果没有数据的话,定性访谈做persona就十分必要了哦,不然很难精细化运营各种用户,发现不同用户的需求。
作者回复: 我刚来我们部门的时候,也没有用户画像,包括很多成熟知名的业务,也都没有画像就跑起来且发展起来了。 但在引入期,如果业务没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用户画像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业务目前做起来的几个重点留存功能,都是和核心画像的需求息息相关的。包括在后期业务转型时,新的核心画像也是重要的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