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关于风险。我觉得二战隆美尔的战法看到超多的启示。” 精辟! 我也喜欢看战争史。 历史上很多名将隆美尔,包括西方人推崇的战略家汉尼拔, 都是一样。 这些例子回答了一些前面不少人问的问题, 就是如果老大不靠谱怎么办? 总结下来其实一句话: 投胎是个技术活 :)
作者回复: 我自己的感觉每个人必须频繁切换视角, 包括用上帝的视角看自己和周围的人。
作者回复: Q1: 我之前其实写文档,亚马逊6页纸风格,风险就是一个重大风险的列表, 一个大风险一行字而已, 有必要在附件里面说明。 可行性部分相对比较长, 要有一些数字的证据。 一般是几段话, 外加一个宏观的架构图。 Q2:一般还是有影响的。 主要是体现在获取新的大项目的机会上。 Q3: 要的, 要不然你不知道啥东西好用。
作者回复: “但具体微观的实力才能区分决策的质量” 是的! 的确是的。 不论是一个刚入行的工程师, 还是工作的二十多年的CTO, 最终的价值都是每天每个微观决策的积累。
作者回复: 哈哈哈, 多实践, 也欢迎你指出不正确的地方。
作者回复: 1)重大风险识别是一方面, 不过多数互联网公司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 所以更重要的是找到应对方案。
作者回复: 如果前方看不到通路还是要换个领域。 现在的市场本来就很难, 没有真实的价值很难生存。
作者回复: 有时候是生存必须, 不过如果你有一天当了领导,要尽量改变这种文化
作者回复: "只是是不断的试错,只是需要控制这个试错的代价。" 很多公司都是这样, 但是感觉还是那些想清楚的公司才活到了最后。 毕竟存活率低于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