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类似软件架构,任何组织架构都有局限性。虚实结合适用饿了么却未必适用美团,更何况,按成王败寇视角,胜利者经验更易被称颂。
作者回复: 如果按场景分,异地多活从难到易,依次是:实时交易 -> 非实时交易 -> 社交类 -> 内容类 -> 其他。游戏类不好说,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者回复: 几方面原因: 1、做两次耗费的人财物 + 时间,包括中间为多活 + 非多活并行预留的 buffer、两次切换带来的风险等; 2、即使只考虑机器硬件成本,也有 ROI 问题,因为从灾备上线到下线这段时间,灾备发挥作用很小(几乎可以认为只是 data backup),真出现紧急情况,切或不切的风险孰大孰小,真不好说; 3、即使只考虑机器硬件成本,多活的规模自由、伸缩自由就能体现出来。举个例子:2单元多活的硬件成本确实和灾备差不多(100%冗余),但3单元、4单元呢?虽然多活单元规模也不是越多越省钱(非简单线性下降,和多活设计相关,细节不展开了),但至少留出了规模自由、伸缩自由空间。
作者回复: 1、是的,一般指物理上聚集在一起的单体数据中心;2、针对外卖场景(打车类似,但简单很多),一般指将地图上大的区域(如:北京五环、上海外环等)划分为适合业务发展或满足用户需要的一个个不规则小区域。同时,针对B、C、D(配送)、BD(销售)等不同角色,区域划分规则也不尽相同(也就是一般说的「多张网」)。例如:B1区域商户服务C1(部分)+C2(部分)用户,同时,D1区域骑手服务B1(部分)+B2(部分)商户,又同时,BD1区域销售服务B3(部分)+B4(部分)商户。
作者回复: 很简单,物流和其他系统都基于统一基础设施(中间件、运维、工具、相关团队等),在基础设施进行多活改造后,除了切换并行期不得不同时支持多活、非多活及混合架构,后续所有统一基础设施(包括相关团队)将只支持多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