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事实上,我觉得这样的情况还是需要的,我遇到过一次极端情况:所有人一开始投了否定票,但是后来经过按照流程进行的讨论之后,大家发现这些否定项其实都是不成立的(有数据和事实支持),而正面的反馈更支持这个候选人,最后No Hire变成了Hire。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面试官的判断都是不成熟的,有时候一些判断是非常主观的,而手里的客观事实却被忽略,Bartender在其中的协调和分析的角色至关重要。 因此这个过程保证最终决定的做出是理性的,符合既定规则的,是一个团队成熟的决定。此外,这个过程对面试官还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与学习的过程。通常这样的会议会相对较少争议,因而用时相对较短,但我不建议简化陈述逻辑等必要环节。
作者回复: 首先,建立一个观念,那就是个性很强绝不是坏事,要看和团队的合拍程度。一个团队如果全是这样的人肯定无法工作,但如果全是缺乏主见的人那也是坏事。 其次,就事论事。你既然说牵强,那就要找到充分的论据,如果你自己找不到,就是觉得牵强,那么牵强不成立。 再次,利用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你个人的力量去博弈。比如说,可以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一个会,以团队为名义做一个决策,在困难的情况还可以拉外部专家进来,如果最终团队的共识是这样做,或是不这样做,那即便有人不同意,也要disagree and commit,保留自己的观点,先按照团队达成的结论做了再说。 最后,如果是你说的不愿意长期和这样的人合作,如果是一个自己很难改变的现状,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作为最后的杀手锏,考虑另寻自己的出路。
作者回复: 这里有一个权衡,毕竟电话面试不能覆盖所有的内容(不然就变成最终的现场面试了),如果只是单纯地增加考察项,最后只会让这个考察项的列表越来越长,最后失去可操作性。因此,还是更应该把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