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嗨!你好。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以及留言,呈现您的思辨,很惊喜。我也特别认同一点,就是所有项目关联方都需要十分了解业务流程及用户习惯,才能做的更好。 这里先讲个我朋友的故事 在安卓机还不能直接用手机截屏的时候,我朋友组了个小团队做了个截屏工具,用户体验非常好,下载量很快就千万级别了,日活最高点的时候能达到200w,用户好评非常多。但是一直没有收入,后来团队解散了。 而他们这个工具的功能在后来手机发展中变成了现在大家都通用的双指截屏等自带的截屏功能。 确实在为用户负责,为体验负责,可商业呢?他们做的并不好。 但是,倘若商业化,必然会影响体验,那如何在商业和体验之间找平衡?谁应该为这个事情负主要责任?我认为是交互设计师。在工作中,必须为这个平衡负责,所以我觉得在工作中,产品更多为商业负责,交互更多为用户负责。 在职场中,不管是商业目标或是用户目标,这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产品更好的服务好用户,然后用来帮助公司成长。 实际工作中怎样通过更合理的分工来实现,这个是没有严格标准的。结合我的经验,产品更关注商业层、设计更关注体验层,这样搭配会更合适一点。但各有专业领域并不代表互不沟通。各有边界,加强沟通才是高效推进事项落地的有效办法。 体验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种感受。让用户觉得自然、舒服,是做这个产品,做这个事情的所有人都应该负责的,而不是某一个岗位。 让项目团队的每一个人知道业务目标、产品目标 、使用流程、操作逻辑、资源情况等这些信息,这是产品经理需要负责的。 范围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什么做什么不做的问题,决定这个哪些做哪些不做,这个在大型公司里,一般由大产品来决定,大交互会参与这一决策流程,但是更多是从体验层面给出意见,决策并非由大交互来下。 还有一种情况,是小团队,类似于快速创新创业产品团队,一般7个人,里面角色都是齐全的,那属于群策群力。 《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一直都是使用书的人。 在工作中,如果有产品经理定了业务目标,直接就写需求,那可以回到您提到的需要先做好商业模式设计—业务流程—过程分析—资源评估—产品方案设计。 可能当前产品经理还相对来说不属于高阶产品经理,还在学习阶段,所以对产品的核心价值理解是写需求。 新人产品与高阶产品的思考方式、做事逻辑一定是有区别的。那换个角度说,倘若需要一个高阶产品来完成的事情安排给了产品专业度没那么高的人,这应该是决策问题。 从公司层面来说,每个岗位都有自己主要的价值输出,倘若模糊了这个价值,那么这个岗位存在性会遭受质疑。 从哲学层面来说,无论哪个岗位,修行到最高层,那么都是一种,洞悉这世界运转的规律,那么他会像在5维的世界里面俯瞰我们这个4维的世界,知道人在哪儿、钱在哪儿、好东西获得的最短路径是如何等等。 另外,所有的方法论最大的意义不是生搬硬套,那也失去了方法论的意义。结合对方法论的理解,并在自己工作中实践,这才是最好的学习。 所以,我做这门课的目的是希望能够给到更多人一些启发,我希望小伙伴们在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套用我的经验,少走弯路,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借鉴、实践、总结,然后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 以上,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
作者回复: 从这个岗位的历史发展流程来看,UI设计师是最先被明确提出来的岗位,再后面,随着行业的发展,交互设计师这个岗位在职场中又逐渐被明确,然后,再到现在的体验设计师这个岗位的流行。但不管这些岗位怎么叫,每个岗位存在的目的就是解决工作环节中的对应问题。 如果从工作流中看,一个产品诞生需要经历产品需求、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动效设计)这些阶段,不管又几种类型的设计师,总体上都是要解决这些类型的问题。 在早期的时候,产品对体验要求不高,可能一个产品经理+一个UI就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的一些对提要要求更细致的产品,可能需要一个产品经理+一个交互设计师+一个视觉设计师+一个动效设计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说的理想一点,企业都希望能够招1个人就解决上面这4个环节的问题,也就是1个人能干4个人的活。像经常听到的产品设计师、全链路设计师都是这种偏技能复合型的设计师。 当然,发展方向要结合你的意愿和现在实际的工作环境来说。如果你是在一些中小型公司,我建议你可以在不同职能间的横向能力上做一些投入,对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都做到熟练,这样可以做一些更综合的设计输出;如果你是在一些一线公司,我建议你可以加强在单项能力上做重点突破,横向能力上做到了解就可以,这样可以在单项能力上建立自己的稀缺性。 不过对于设计来说,不管是交互、视觉还是动效,到了更高的层面上思维都是想通的,很多优秀的人在这3个层面都做的很好,当然这种人不多。 以上只是我结合行业整体情况给出的建议,如果想要更具体的,欢迎你准备更多的和你现在的详细情况,再找我咨询。
作者回复: 太着急了!转手发给他~给他一次成长的机会! 不过你转发后记得注意安全 ~~
作者回复: 那可能需要一个情绪灭火器呢~ 事情肯定是要解决的,就算是升级到领导,最后还是要先把事情做了,只是是你我做还是换个人做的事情;大家的目标呢,也都是把事情做好,这样大家才能有饭吃。 先想办法情绪灭灭火(例如找到ta的情绪点或者彼此约定情绪冷静的时候聊),大家目标一致,最好还能彼此欣赏,这样一起心平气和的把目标一步一步实现了。
作者回复: 要分情况讨论。 大型的项目,例如提到的跨多系统多部门交互的项目,一定是需要有项目经理进行全盘对资源、进度、质量、风险和预算进行管理的。 小型的项目,例如自己出去旅个游,自己做个管理自己小票的小程序,那自己就可以身兼数职了。为什么还要花钱请个专职的项目经理呢? 小厂没有单独的体验设计师岗位,我按照我对小厂的理解来说。例如是某大厂下游的小型供应商,一定没有这个岗,但是他会有设计师这个岗位,只是这个岗位一般都是把视觉和交互的工作包圆了,这个视觉甚至还需要做一部分营销设计,那倘若有体验思维做底层工作思维,我相信这个设计师一定能为自己所负责的产出的体验负责,而不是就完成了交代的工作。 产品的体验是一个感受问题,所有关联方都应该为此负责。
作者回复: 感谢你的分享,你描述的场景也是很多设计师面临的情况,相信肯定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作者回复: 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在工作上很好沟通的人,哈哈,想必你一定很受其他同时欢迎。 在设计师的工作中,方案的反复和修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技术的限制、需求的变更、排期的变动都会引起方案的更改,甚至有时候方案的更改跟设计方案的好坏无关。 相对于完美这个词,我更愿意用合适这个词来形容设计。
作者回复: 感谢你的留言,从你的留言中也能感受到你目前工作中的一些困扰,我就结合我的理解说一下我的建议吧: 1、“招的产品中规中矩”是你自己的评价还是公司大多数人的评价呢?如果是公司大多数人的评价,产品的能力可能是真的一般,那你可以尝试在产品上关注多一点,避免被误导;如果只是你自己的主观评价,你可以更关注事情,不要把焦点放在人身上; 2、在用户看到信息的呈现上,建议你可以往前想一下,看用户在当下场景中最关注的信息是什么,给信息排个优先级,不要只是单纯的对着页面来讨论哪些信息该放,哪些信息不该放。把用户关注点对齐,页面上该放什么信息也很容易对齐了; 3、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管公司环境怎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提升自己的方式。如果在目前的公司不环境中无法调整好心态,可以考虑换个环境。
作者回复: 这一点我们都是一样的,一切从务实实干的角度出发,可落地、可复制、有启发、可成长。 我一直坚信,理是越辩越明。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留言。 未来一定多多交流,我们共同成长!
作者回复: 是的,虽然工作中有非常多的彼此交叉,但区分好各自的职能边界还是非常重要的,边界的清晰意味着责任的清晰,各自找到各自的侧重点,彼此高效协作,减少内耗,你好我好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