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是哒。借用用户体验五要素是方便大家更好理解产品的体验分层。 在产品设计中,提醒确实是个功能点,做还是不做,就是范围的划定问题。 我个人呢,认为人是上帝的产品 。 对于用户体验五要素有个人骨架映射,分享给你,欢迎继续留言讨论。 战略层:就像人的基因,决定了你是什么人种?白的还是 黑的 范围层:就像你的器官,每个器官负责不一样的功能;长什么器官,不长什么器官要定好 ,不然就会畸形。 结构层:就像你的骨骼,稳不稳要靠骨头撑着;不稳就 要散架啊 框架层:就像你的肌肉和皮肤,通过练习,可以让观感和使用感看起来更hot 表现层:就是你给别人看到的样子。素颜、还是化妆?红衣服还是白衣服?是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万物皆可产品化。
作者回复: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我不太确认咱们这边是做什么服务的,所以不太确认理解是否一致。 用户抱怨贵,是觉得花的钱买到的东西或者服务不值的。 之前有个很有意思的app,叫rich,卖99美元,打开就 一张图,我很有钱,用99美元就买张图,然后用来炫耀自己钱多 。这部分有炫耀需求的人是觉得值的。 而我没这个诉求,所以觉得不值。 那真正需要产品服务的,例如咱们这个课程,既然您买了,肯定是目标用户。倘若您觉得贵,一定是觉得我没有帮到你,没有给你提供你需要的东西。想要留住您,要么,我这边升级内容,要么我降低价格。 倘若这课程涨价了,而你用之前的价格买到了这课程,是不是会让你觉得更值了? 不知道我这样说有没有解决您的疑惑呢?
作者回复: 确实呢!对于b端产品来说,效率是最重要的。
作者回复: 相对于雪中送炭来讲,用户体验的价值更像是锦上添花,这种理解是没问题的。产品模式是否能有价值、是否能解决一部分真实需求,这些往往才能决定一个产品能否长久活下去。互联网的江湖上也不乏这种体验还不错,但却没有活下去的产品。 人的欲望和对体验的诉求都渐进的,还是拿外卖类的产品举例子,在没有外卖app的时候,我们通常是要自己打电话来订外卖,而且送达时间都是不可预知的,每个商家的电话都是不一样的,自己都要记很多电话,这个时候忽然有个app上可以直接下单,而且有很多种类的外卖可以选,而且还可以预计大概的送达时间。这个角度来说,体验是不是比自己打电话叫外卖的体验要好一点。 再看现在的外卖app,选择更多了,作为用户来讲下了单之后对时间的预估能够更精准了,下单的体验也更好的,但是,定外卖并不仅仅是下单,一直到收到外卖、吃完,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体验链条。所以,针对外卖这种场景我们不能单单只局限于线上环节的体验,而是要考虑用户从挑选外卖一直到吃完这个完整的链条。统一的派单系统、不断优化派单规则、给商家更多的营销工具、配送人员的标准化等等,这些都是外卖平台为了提高在线点外卖的整个链条的体验来做的工作。 我也很赞同你说的,用户体验并不话花架子,如果抛开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一味的谈体验,那就是空中楼阁,纯粹是浪费时间。
作者回复: 是的,交互设计师岗位是因为行业发展到精细化竞争格局时候产生的。 过去,设计师需要又做交互又做视觉,还要做用研,我在后面的课程会详细讲这个历史故事~~ 当用户是目标用户,却不会用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流程设计有问题,可以多考虑用DEMO做走廊测试,多观察用户,然后优化咱们的产品体验设计。 不是目标用户的话,可以忽略他们的问题~~ 老年用户的产品需要根据老年用户做特殊化设计。老年用户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对色彩、信息、审美、操作等与身体机能正好的人是不太一样的。
作者回复: 做的很棒,其实专业的进步往往就是来自于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思考。 或者你可以继续深度想一下:为什么美团没有做你想的这个功能呢?是由于成本还是大多数的场景下不需要这样。又或者让你优化他的功能你会怎样做呢?前后台的逻辑、商家的逻辑该怎样设定才能满足你需要的场景…… 发现了问题,如果能再深入想一下该怎样解决,你的收获会更大
作者回复: 谢谢记得留言。 在我看来,虽然两个都是订单,但在文中举例的使用场景不一样。外卖的订单举例是用来说明使用路径问题,所以,这个用户路径层面的问题可以归纳到框架层,如果是讨论外卖的订单功能是放在我的里面还是单独一个tab,那这样的讨论可以归纳到结构层。如果我再拿订单来讨论视觉层的问题,那这个就是可以归纳到表现层讨论。所以,不是订单要放在哪个层,而是要从哪个层来讨论订单功能。以上,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作者回复: 感觉不能一杆子打死。记得拼多多刚上线,那时候在上面买过水果,体验简直差死了,物流特慢,水果还不好吃,买了一次后就直接拉入黑名单了。 直接今年的百亿补贴才重启拼多多的shopping路,在拼多多百亿补贴期间买iPhone太香了,价格便宜,还是正品,全网最低价……这个怎么感觉像拼多多的广告
作者回复: 你的耳朵很有识别好声音的能力!必须给你10086个赞
作者回复: 我们可以一起猜测下小红书这么做的原因: 如你所说小红书是靠内容做起来的,为了保证自己内容社区的属性,所以把商城做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功能模块,特别是在商城早期的时候,独立的分开对小红书已有用户的习惯改变可能是最小的,技术上的成本可能也是最小的; 我猜测,小红书的团队在上线商城的时候肯定也考虑到说订单放在我的模块下这个方案,但为什么还是选了把订单只是放到商城?如果有其他同学知道背后的原因,不妨一起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