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嗯嗯,整体不错。但有两个建议:(1)增加点有意思的细节描写,比如场景、形象特征;(2)不用加这句“她是谁?她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种用法,比较土。因为任何人物,我们都可以用这两句,没意义。
作者回复: 我们写作很少用“她的未来,已不可限量”去框定一个人,即便写软文也不会。这是在为人物背书,如果她最终“伤仲永”了,很可能会被“打脸”。 整体来看,还缺乏点新意。比如,隔空喊话,你可以用一个场景把她带出来,而不是直接用这个词。
作者回复: 这开头不错,悬念感有了。但个别词语,存疑。反复划手腕,“反复”一词是你臆想的吗?如果真是“反复”,就不要“马上”,从语境来说,颇为矛盾。
作者回复: 这个冲突性是不够的。抖音文化如此盛行的情况下,北大毕业生因为这个火了,没什么奇怪的。
作者回复: 直接引语太多了,没有特色,相应的也就缺乏了冲突。
作者回复: 是不是第一句加上“曾是一个”更为准确?这样的开头也不是不可,但有点像把她的自我介绍贴给了读者
作者回复: 画面感是有点出来,但神秘性和冲突性是不够的。
作者回复: 整体来看,是很不错的。但提个小意见,关于喜剧演员患抑郁症的新闻比较多了,所以这种反差感在变小,你可以试试更好的开头。
作者回复: 还是比较平淡,冲突性或者神秘性不够,有个很大的原因是,空泛的词语太多,比如才思敏捷,什么叫才思敏捷,比如锋芒毕露,表现在哪,我们写人物不是要脸谱化的人物哦
作者回复: 嗯嗯,这就涉及后面几节课的内容了,先耐心听完,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