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你的作业变成我的了,哈哈。其实我们说某个段落好,是指放在整篇文章里考虑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无非有两点,一是推动情节发展,二是为人物出场设置场景。 具体到这段话里来说,从环境描写来赏析,整个段落字词用得很妥帖的,给了天气很多动态化和拟人化的描写。比如雨跟着来了,抢着下地这样的表达,都给我们这样的感觉。 具体到后文来说,你选的这个围城里的选段,主要是为刻画后面的人物在雨中的狼狈。为什么为狼狈,结合这段描写,我们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回复: 不知道你看了第三讲内容了吗?里面我提到文章最基本的职能是清楚地表达信息,里面我对信息进行了分类,分享了什么文章应该多用什么样的信息,应该怎么阐述观点,你先看看,有什么疑问我们再交流。
作者回复: 哈哈,真是彩虹文。其实分析的过程,就是借鉴别人的过程,然后用到自己的的文章中。这点很重要。
作者回复: 优美本身没错,但要在优美之余词能达意,这才能好文章!
作者回复: 借鉴别人的,然后变成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是这样提高的。
作者回复: 嗯嗯,作者的个人意见。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我在文中里提到慎用或者少用形容词,而不是不用。如果这些形容词描述精当,当然应该用,不要吝惜。其次,在我阅读的许多经典中,比如你提到的以赛亚伯林、乃至休谟、卢梭等人的著作,都喜欢用反复的形容或者修辞,来阐述某个观点,这样做的目的,个人觉得是怕读者不能理解这个概念或者观点。所以我的建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果你还有疑问,请留言,我们继续交流。
作者回复: 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锻炼下。
作者回复: 道理是通的。
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建议。的确,每个人的写作风格是不一样,但是抽离出来以后,我们还是建议找到一些共性。比如本文谈到的,好文章一定是言之有物的,而非无病呻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