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回复: 呵呵,我之前去台湾参加DevOpsDays活动,就给我老板带了一本书做礼物,书的名字是《原来你才是团队绊脚石》,你也可以试试看效果如何哈。
作者回复: 是的,看板没有严格的时间盒的概念,虽然也会按照一定节奏的发布,但其实更理想的情况下就是随时发布,这对于内部平台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你们可以在内部尝试一下😝
作者回复: 你好,正确的站会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自组织,暴露问题,反馈行动。自组织是说即便没有团队leader组织站会,大家也能按照既定的节奏来自发的组织站会,所以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暴露问题,就是团队敢于在大家面前暴露问题和风险,而不是一味的说明成绩,也就是心里紧张到心里安全的转变。反馈行动,就是站会上发现的问题能够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行动,快速处理问题,也就是边说了白说到立竿见影的转变。
作者回复: 我在团队中也试行过很多实践,看板是自始至终坚持下来的,也的确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来养成习惯,但是一旦习惯了这种做法,整个状态的可视化会让你眼前一亮的。另外,我们经常会各种紧急需求打断,说实话一般也很难Say no,但是如果长此以往问题也不会自己好转,所以适当的积累一些数据也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回复: 你好,这个问题有点难倒我了,对于企业敏捷转型来说,很难通过几个数字来衡量敏捷转型的程度,为此我专门咨询了业界的一位我非常认可的敏捷专家(不方便透露姓名),简单总结她的观点如下:
真是有意思的话题,我一时却说不清楚 通常我不会特别注重企业是否真敏捷,重点还是放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面,类似黑猫白猫 不过打着敏捷旗号,行动却处处违背敏捷原则,我认为是最不可取的一种
作者回复: 哈哈,即便是忽悠大师也很难长久吧,你看,连看板这种渐进式的变革方式都这么困难,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敏捷转型死在半路上了吧。其实,我到认为,在一个小团队里面让任何可视化,不仅是什么价值提升,单纯的只是对于管理团队的进度而言,也有很大的帮助呀,即便你们每天在开站会,那对着一个物理看板,电子看板,大家也不至于空想对吧,所以在我经历过的团队中,看板的起步阶段还是比较顺畅的,最难的就是向前扩展到业务方,要跟他们掰扯限制任务数量,调整优先级上面,研发团队其他还是比较好沟通的。
作者回复: 没错!仪式感很有必要!人与人的沟通才是最直接有效的,你没看公司里面解决问题最快的方式就跑到他座位旁边吗😝 不过电子看板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数据没法沉淀下来。
作者回复: 简单理解需求就是Backlog,就绪就是待开发,从Backlog进入待开发状态是有门槛的,首先需求拆分要合理,可行性评估通过,跟研发沟通工作量实现等都没问题,说白了万事俱备就等开干。而Backlog里面会有大量的未经分析的需求,甚至很多都是一句话需求,实际上这个需求还可以站在需求分析的角度进行展开,比如需求提出,分析,评估等环节哈。
作者回复: 每日汇报会很常见,一开始大家也不习惯自组织的形式,我的建议是组织者后退一步,而不是站在中心的位置,约定好每次从不同人开始,尽量控制时间,当然如果有物理看板建议还是围绕在看板旁边,说话的人向前一步,这时候他就是中心哈。
作者回复: 你好,关于需求就绪的定义,实际上就是DoR的概念,也就是Definition of Done,通俗理解就是类似你说的,万事俱备,只等开发投入就行的状态,但是我想提醒一下的是,需要有明确的验收条件。
第二个问题,需求拆分是比较常见的场景,我没太理解你说需求状态只能手工维护的痛点,实际上如果使用了泳道,每一个泳道就是一个需求,可以把需求卡片贴在最前面用户故事列,然后前端,后端,测试任务放在各自的列中,只有当这些子任务都完成之后,才会连着需求和子任务卡片一起向下流转,其实还是比较清晰的呀。
最后这个问题有点泛泛,不知从何说起,我的理解可以先遵守规则,再寻求发挥,可以先把看板的几项原则执行起来,所谓最佳实践会自然浮现出来的。
作者回复: 将敏捷注入运维工作正是DevOps之所有诞生的源动力啊,我在公司里面也经常有种感觉,我们在关心流程,关心工具,关心业务,唯独没人关心人的问题,除了要考查人的效率高低之外。敏捷说的再神,说到底还是需要重视人的价值,就像用户故事,如果不让整个团队带入场景之中共创好的解决方案,而只是单纯的宣讲需求分配任务,那么谁还对敏捷感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