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祯
    2018-08-06
    我一直以为将一个未完成的功能给出入口,是不太友好的行为,这样的论断纯属想当然,我在手机游戏上经常遇见,他们的开发周期与产品节奏总是会提前放出一些惊喜,像是留下了钩子,就像评书和小说章节的未完待续。

    二爷在提及未完成的功能验证时,我却猛然想到了微信信息流改版后的未完成功能,大家总是以为有彩蛋,其实今天的内容可能也是微信团队考虑的一个维度。

    最后的商业化验证,Dropbox 的案例很震撼,可事实上用户需求与这则视频中提及的解决方案是否有必然联系,我们无从得知。

    我以为的验证,可能是对用户在某一场景下的产生不同动作的可能性,他们其实还是容易被带入到具体场景中,不一定是他们真实的需要。

    感谢二爷今天的启发,时不时告诫自己,自己做的东西是否真的是用户需要的。就像《启示录》中的最后两章的自问自答。

    关于建议,上面有位朋友提到了,这季的专栏内容说是偏实战,可还是理论性知识稍微多了些,缺少了实战操练,完全可以在每节背后加上我们熟悉的产品或是案例分析,这样更有动力,比如说最近争议颇多的拼多多。其次,我很怀念以前每周五的产品设计案例分析,那是开启我们了解产品世界的一扇窗,希望以后的专栏这一模块要回来啊。
    展开
    
     34
  • greatcl
    2018-08-06
    今天还在吐槽王者荣耀举报界面的反馈按钮,一直提示敬请期待,原来是点的人太少了……
    要是能早点读到这篇,感觉能少做好多无用功,之前封闭开发做的项目,没多久就凉了,累感不爱。
    感谢二爷分享!
    
     17
  • 木头人
    2018-08-06
    有点和刘飞,在《从电子到产品》中mvp一章中的内容和观点很像。

    说一点我自己的感觉:mvp应该更抽象一点,早起最好通过人工来做,把场景和流程思考透,就像买东西这件事情一样,先要选择要买的东西,然后去结账,带回家。

    但是在不同的场景里面,买东西会有很多不同的情况,有目标、没目标。

    本质上互联网只是优化了物理世界,并没有颠覆物理世界,mvp我更倾向理解为场景验证而不是功能验证。

    ps:最后还有一点小建议是对岳岳前辈的,文章内容我现在读起来有点难受,从我个人出发而言会选择偏向底层逻辑的解读或纯粹实操类的指南,这样也便于读者理解和分类。
    展开
    
     10
  • WILLING
    2018-08-06
    邱老师,那点击率高但是留存率低的话,怎么判断这是需求真伪的问题还是功能的设计好坏问题呢
    
     8
  • 青葵
    2018-08-16
    评论中有很多对MVP方法的疑问,这也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的顾虑,没做完就别拿出来。个人想法,对于这样的情况,在用户点进未完成功能时,提示信息尽量友好,安抚一下感觉被欺骗的心情。另外感觉靠点击率判断还有些欠妥,因为有时候点进入也许单纯是好奇想看看这是个什么功能,至于留存好坏,还是要看实际使用对用户起多大作用。所以除了友好提示,可以适当再加入几点关于功能的介绍,提供用户自行设计以及提供备选方案,最后做个方案投票,用户期待方案整合(不过感觉现实中大多数人会觉得麻烦不会去填,更期待别人去填,或者等产品上了之后直接试一试,因此尽量简洁,适当勾起兴趣来引导)。根据点击率、方案投票数、用户期待方案来决定,也许对后续的留存有一定帮助吧。
      另外,也要关注产品的性质,类似微信、微博等这种社交类,大家更注重的是情感表达交流,轻松的互动等,对于提示信息的表达以及产品功能的介绍,显得更亲近些比较好;类似工作业务类,大家会首先考虑相关工作流程,旨在保证工作为前提,综合考虑公司以及合作方各项因素,进行必要的有技巧的调研沟通,这方面相对于面向大众的产品会更容易,更有针对性。
    点击、填写过的用户肯定是对这项功能关注度比较高,对整个产品充满感情的,无论该功能后续是否成形,都应该给大家相应的回复,或者因为成本和业务考虑对预先功能进行了修改和缩减,都应进行说明和安抚。
    最大的感受,产品应该是有温度的
    展开
    
     6
  • 葡萄
    2018-08-06
    邱老师,那点击率高但是留存率低的话,怎么判断这是需求真伪的问题还是功能的设计好坏问题呢,同问

    作者回复: 我那个情况容易一些,可以去跟用户直接聊或观察他们的习惯。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做做调研试试

    
     4
  • sylan215
    2018-08-06
    之前确实听说也了解过 MVP,但是对「未完成功能的 MVP」关注比较少,这么一说,真有点开脑洞。
    不过再换位想一想,这些「未完成功能的 MVP」会不会让用户感觉到被欺骗了呢?怎么把握好这个度?抑或等这些功能实现完成后,是否还需要再花费成本「教育」用户说,之前你期待的功能上线了。
    以上,一个测试老兵的思考,欢迎沟通交流,公众号「sylan215」
    
     2
  • Bob
    2018-09-04
    关于客服统计功能的价值,我觉得应当有更深入的分析。作为企业内部应用,相当于toB产品,最终客户价值体现在企业本身,不是实际操作的用户。如果数据本身有价值,但没人看,那就是运营过程本身的问题。产品设计要和过程改进结合起来才更有价值。产品本身要成为推动者,而不是等着业务来推。所以toB产品不仅要懂产品,而且要懂业务,懂管理和经营才能将产品做好。
    
     1
  • 戴劼 DAI JIE🤪
    2018-08-15
    推荐《精益创业》和《重来》
    
     1
  • CC
    2018-08-13
    之前尝试 MVP 中,发现执行的难点是明确目标。

    目标明确意味着需要清晰描述想要验证的内容(创意的起点),接着预估结果的几种可能性,然后倒推实现方式和执行细节,确定第一阶段的项目范围。文中两个未完成的功能案例非常有启示,准备在现在的项目中进行尝试。

    之前在项目中有遇到低使用率、高留存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个免费工具类App上。由于该App设置一次后就一直运行,是低频应用。较难验证到底是伪需求,还是App设计的好。有可能用户因为是免费App,即使没有什么用处,也就一直装着。之后提供收费功能,才得以验证需求的真实性。
    展开
    
     1
  • 白竹
    2018-08-11
    mvp 这概念之前拜读比较少,这2年才了解到,一直没有怎么实践过。

    单功能用最小化思想实现,还是挺需要协调好功能优先级,有可能要与领导pk。
    
     1
  • Bob.Chen
    2018-08-08
    那个看数据的例子实在太有共鸣了。

    组内前段时间也做了个类似的,不是看数据,而是从已有的数据仓库拿数据然后做可视化给产品或者设计同学看。因为数据仓库一些接口的原因,速度很慢,而且每个页面有很多配置项,非常复杂,几乎没有人用。但是老板也不叫停,变成了一个 kpi 项目。

    作者回复: 🤝

    
     1
  • 李源
    2018-08-06
    邱老师你好,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当自己设计出一个产品逻辑概念,先用自己最少的资源试探一下效果如何,同时你能解释下mvp是产品设计的什么意思?

    作者回复: 是的

    后一个问题没大看明白…

    
     1
  • 拾叔
    2018-08-06
    最早看到MVP是在~精益创业这本书,作者挺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并附带了作者自己创业的案例。理解的MVP就是先推出最小化产品,然后看用户和市场的反馈,不断迭代优化,类似的情况也在微信的版本优化过程得到了体现。感谢二爷,让我们深化了相关知识。
    
     1
  • charlesybb
    2019-08-25
    做未完成的功能,记得在提交appstore审核的时候,适当遮掩一下
    
    
  • Jay Wu
    2019-07-20
    一直知道有mvp的概念,但为什么要mvp,mvp有什么好处,还是第一次这样深入去聊。
    
    
  • aline
    2019-04-11
    和 AB 测试挺像
    
    
  • 胡氏
    2019-02-22
    说道MVP就想到了微信每次改版上新功能前,都会有个前置功能上线(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相信微信这么做,也是为了该功能用户是否会青睐!
    
    
  • 大树
    2019-02-18
    我对mvp的理解是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核心功能,验证功能的实用性或者为了给“这个我们特别需要”的运营打下脸(开玩笑..)。
    我觉得mvp的理想状态是,能用运营手段验证就坚决不动用开发资源...但我发现实操起来没那么容易。因为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步子迈大了... QAQ
    所以,文中提到的“未完成功能验证”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点子。我之前对一些类似的产品设计表示不理解,现在有些明白了。
    另外,作为后台产品,一直没有对后台用户的行为埋点进行数据分析,是一直以来工作的失误。以为直对业务,啥事儿聊就行了,但是人都是会“说谎”的嘛,还是客观数据靠谱,聊起来也更知根知底~
    
    
  • 和小胖
    2018-12-19
    MVP是一种快速试错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节省资源的方式,也是在资源不足情况下的一种妥协。感觉也是在做一种市场调研,验证产品想法。
    
    
我们在线,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