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an
    2017-12-03
    “类比思考几乎是跨越已知和未知鸿沟的唯一手段”,这句话太赞了,点明了类比的本质。其实,技术人员如果想用好类比,还可以看看优秀的科普作家是如何做的。毕竟科普也好,技术演讲也罢,受众和讲述者之间都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想要消除这种不对称,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已知”来解释“未知”。

    史迪芬·平克在《the sense of style》(台版译作《写作风格的意识》)一书里讲类比时,引述了物理学家 Brian Greene 向大众科普多重宇宙和弦论的文章, 给读者剖析 Greene 是如何用普通人都能理解的知识把复杂深奥的抽象概念讲得浅显易懂,这一部分非常精彩,给大家推荐一下😀

    池建强回复: 一般我衡量一个写作者的水准,会看他是否能使用精准而形象的类比。

    事实上我们学习过程中会常常用到类比学习新的知识。

    
     21
  • 杨小欢
    2018-03-13
    Conclusion:

    1.演讲的内容与结构
    2.演讲人姿态与表现
    3.内容载体 PPT or Keynote
    4.不断的练习,反馈,练习
    展开
    
     6
  • Kalvin.Dai
    2019-05-12
    写的真好,切西瓜手势和灯塔式目光可操作性很强,感谢作者
    
     3
  • 轩恒
    2019-05-15
    赋比兴,十分的精辟!
    
     1
  • 行者
    2019-04-16
    想起一句话:真正的演讲是要给观众带去价值。
     1
     1
  • noaii
    2019-04-22
    感谢
    
    
  • 山几
    2019-03-05
    技术演讲届的两个巅峰:微信张小龙产品足够吸引人,演讲只需把内容表达清楚即可;锤子科技罗永浩,由发布会驱动的公司,演讲能够打动人心。并且作者再次强调了ppt只是演讲的辅助工具。
    
    
  • Panda
    2018-08-01
    类比 讲故事确实是输出 分享的一个利器
    
    
  • lyjustforfun
    2018-01-26
    今天现场目睹了一场失败的演讲,猛然意识到演讲的重要。回过头来看池老师和其他老师的经验,很受益。不仅有大方向,而且还有细节操作。

    池建强回复: 演讲确实需要方法和练习,加油!

    
    
我们在线,来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