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真正的成功指标:用户数、收入等等都不是

2019-11-18 苏杰
《苏杰的产品创新课》
课程介绍


讲述:苏杰

时长:大小10.67M


你好,我是苏杰。
今天是第四轮 MVP——Promotion 的第二讲,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如何制订出真正有意义的指标,来衡量产品的成功。
上一讲中,我们为产品加上了时间维度,聊了产品的生命周期。那么这一讲,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才能衡量产品在每个阶段成功与否。因为这是决定下一阶段对产品的资源投入应该加大还是缩小的关键。在极端情况下,资源缩小为零,也就意味着要主动终止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了。
要知道,正确的主动终止意义非凡,我之前提过,产品快生快死,比半死不活要好太多。

指标作弊的泛滥

最近看了一个段子,说某特困县县长只花了几秒钟就搞定了“每个村都要通电”的指标,方法很简单——把某些没通电的村合并进已经通电的村子。
这样的行为虽然荒诞,但却说明,只要团队有经验,在面对各种指标的时候,总能找到作弊的办法,我来给你举一些例子。
DAU(日活跃用户数):买垃圾流量,做各种不靠谱的活动。
下载量:虚假宣传,夸大产品价值。
注册用户数:不考虑留存的注册返现。
...

展开全文
© 版权归极客邦科技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传播售卖。 页面已增加防盗追踪,如有侵权极客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精选留言

  • hiauhong
    2019-11-19
    最后提到的4个指标,我抽象出一种思路,即从产品功能路径思考:发布(前提、卖家主导)→沟通(买卖双方)→成交(买卖双方)

    发布对应的是1、2指标,毕竟平台刚刚起步,目的是丰富平台内容。同时每个人都是一家店铺,可以从用户行为和数量入手:
    行为:为提高用户使用功能的频率和满意度,作为个人店铺来讲,操作不能像淘宝/1688的专业店铺那样复杂,所以发布成功率是一个指标,让发布过程简单是一种方法;同时也促进用户发布更多的闲置(指标1)。
    数量:基于发布这种行为的前提来看,意味着提高卖家的数量,而卖家的标志自然是发布商品(指标2)。

    沟通对应的行为有留言、私聊、收藏等,从用户的核心目的——买到心怡的闲置(买家)和回本(卖家)——来看,私聊和留言是最主要的功能,而且也是必经的过程,少有直接买的情况。所以可以再分解成私聊和留言两种不同的指标,进一步指导后续的迭代。

    成交自然是作为一个闲置平台(促成交)和用户的核心目的,成交指标与业界通用指标类似,本质上只是把相对复杂的店铺(淘宝/1688)转变为个人店铺。当然售后方面个人肯定没有团队专业,所以售后相关的退货指标也可以作为辅助指标,指导后续比如闲鱼小法庭这种解决争端的功能开发。
    展开

    作者回复: 赞,“从产品功能路径思考”我改一下,是从“用户价值获取的路径思考”

    
    12
  • 绿柳冰村
    2020-05-16
    个人觉得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指标,成功指标就像结果指标,虚荣指标就像过程指标,但需有一个大的指标原则:非受迫、无诱导,强调用户价值,而结果指标更像是产品指标,过程指标是运营指标,比如闲鱼商品发货速度就是产品指标,得到的用户分享数是运营指标

    作者回复: 赞

    
    1
  • ZZjiawe11
    2019-12-14
    老师讲的指标很深有体会,从小上学考试成绩这种一根筋的直接虚荣指标,有种根深蒂固的思路。市面上的产品也多是有这种歪脑筋,或者作弊的方式来体现。短视者,将手段当目标,远视者将目标当手段。真的很值得玩味。
    想到之前总监探讨好久好久定下来的服务使用时长的指标,当时感觉还是蛮犀利的,现在看上去有点不当。
    非受迫,无诱导的成功行为,不仅我们将成功目标的坐标点给指出,同时还指出了动量和方向。需要的是服务的完善,和用户的主动。而不是服务的强拽,和用户的被动。

    作者回复: 因为需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呀

    
    1
  • joe浅蓝
    2019-11-18
    看完这章的课程,重新审视了一下正在做的智能家居的指标,因为本身自己是身处安防业的,而且是小公司,我们公司比较关注的更多是:App体验、安全性等等。
    安全性其实更多情况下是被用户试做安全产品的「基本指标」的,我们经常为了过分的安全,丧失了非常多的便利性,这样有时候其实对用户造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第一观感也非常差,从一些反馈中我们也确实得到了这样的信息。
    再看看App,我们是硬件主导的公司,App更多是作为「工具」产品为硬件功能服务的,试想一下有谁到了门口还会掏出手机通过app开锁呢,App体验固然重要,但在我们公司这样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指标,也许以后做大做强,app变成了小米这样的「平台」性产品,才会更多考虑体验吧😸
    展开

    作者回复: 前面课里说过,好用通常是在有用达成之后的

    
    1
  • leslie
    2019-11-18
    可能有些课程我的学习目标和老师的不一致吧:就像自己去学《面试现场》,把自己最关键的弊端解决了之后其实就至今欠账着没学下去了。老师上次推荐的《设计心理学》我又买了全套:春节之前看完。
          其实谈不上作弊吧:可能每个人的学习定位不同,导致可能在旁人看来是作弊,其实其本人的目标和定位就是如此。其实成功的标准有上限,同时有下限;总体做到了就还好了。

    作者回复: 嗯对,前提都是目标正确,然后找到能衡量目标达成的指标

    
    1
  • 鸡嘴
    2021-08-26
    学习的时间长短就是一个十足的虚荣指标,例如我每晚睡前会打开听书软件听书,设置半小时后自动关闭,其实我可能听了两三分钟就睡着了,但是app上的记录就是我听了半小时。其实学一门课看一本书能够记住一两个让你一直沿用的知识,那么看的书学的课就是超值的。
    
    
  • 文茂权
    2021-03-02
    互联网运营中,基本上大部分可以量化的数据,都可以用牺牲企业信用和用户价值的方式刷出来。
    caoz 老师的《研发人员是怎样背锅的》一文中就提到这样的场景:
    1. 巨头企业为了业绩,花大钱撒币营销;
    2. 研发人员支撑活动;
    3. 产品下载量激增,羊毛党出动,安装量的 KPI 达到了;
    4. 安装量刷上去了,接着就是 DAU,发诱导性的推送,DAU 也刷上去了;
    5. 下载率,打开率都提升了,跟广告主谈涨价,变现数据 也刷上去了;
    6. 最后用户没法转化,广告主投诉,反而伤害了用户价值
    展开

    作者回复: 嗯哼

    
    
  • hy
    2020-08-21
    只看工作时长衡量的虚荣指标

    作者回复: 嗯是的

    
    
  • 远方
    2020-04-16
    学了多久,确实是虚荣指标,只要没用出来,都叫做别人的知识。所以应该学以致用,边学边练。

    作者回复: 加油

    
    
  • escray
    2020-04-09
    如果只看题目,那么我猜真正的成功指标应该是能否解决问题。

    得到:用户对内容分享的相关数据
    支付宝:用户的支付成功率
    网易云音乐:用户主动评论的相关数据

    我觉的这几个指标都是在平台搭起来之后,有了基本的流量之后,才回去考虑的,如果能做到当然是更好的指标,而且做到之后,可能还会有更高的追求。

    如果得到的用户数和活跃度不够的情况下,那么内容分享的主要目标应该还是拉新,之前曾经有过得到共享群,就是几个人分别买不同的课程,然后利用分享机制互助学习,这个没什么不好,但是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当然,如果用户都“互助学习”了,那么得到的营收应该会受一定的影响。

    支付宝应该也是在用户数、支付笔数有一定基础之后,才会追求用户支付成功率,感觉这个指标更多的是在大量用户使用并发比较高的情况下才会有意义,如果支付少的时候就有成功率方面的问题,那应该是质量问题了。而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开展红包大战抢身位的时候,一定是把用户数、支付笔数看做关键指标的。

    成功指标和虚荣指标的定义比较有意思,特别是用户“非受迫、无诱导情况下的成功行为”这个设定很贴切。通过成功指标对于得到、支付宝、网易云音乐的分析很有启发。

    闲鱼的确好用,不过我觉的与其身后的淘宝、支付宝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非阿里系的去做“闲置”平台,感觉似乎会有很多短板,比如身份认知、信用评估、支付保障等等。多抓鱼也开始从二手书进入百货品类,不知道能否做大。

    我注意到作者给闲鱼设想的四个指标中,并没有针对买家,特别是买家发现产品的环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闲鱼的买家相对目标比较明确,所以弱化了二手产品推荐的需要。

    有一个问题,这个成功指标应该在什么时候制定?是在 Promotion 推广的时候么?这是一个运营指标?

    什么才是我个人的成功指标呢?对于我目前来说,能够找到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应该就是目前的成功指标了。
    展开

    作者回复: 成功指标,我觉得立项(进入开发阶段之前)就得确定个八九不离十了

    
    
  • 杨友君
    2020-04-09
    这个目标管理确实牛逼,从价值思考目标。
    个人成长的目标我定的就是虚荣指标,反过来看了才知道定这些指标主要还是让自己养成习惯而不是提升自己的成长。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要按照提升自己成长的指标来看,应该重新思考。

    作者回复: 加油哦

    
    
  • 南晨默
    2020-04-01
    我感觉是虚荣指标一个例子:在App Store上搜索相关软件,看到下载量好几万但是感觉这个软件真不咋滴。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

    作者回复: 嗯,下载量是可以作弊的

    
    
  • Henry
    2019-11-18
    拿网络教育举例子 主要卖专栏课程的极客时间
    一门课程自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 但是很多用户买完可能就丢在那儿了 并没有学习消化其中的内容
    那么他们产品的内部的成功指标是什么呢?是课程的购买人数么?
    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角度,用户的学习使用率或者用户粘性是不是更符合这里的定义呢?

    作者回复: “一门课程自然是希望卖的越多越好”,短期看是的,但长期未必,相信极客时间有自己的思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