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东白的架构课
郭东白
酷澎网络科技副总裁,前车好多集团 CTO,前阿里 P10
36979 人已学习
新⼈⾸单¥68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4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67 讲
春节声明 (1讲)
模块二:创造价值 (21讲)
郭东白的架构课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05|法则二:研发人员的人性需求是如何影响架构活动成败的?

马斯洛理论的作用
项目已经启动,参与者利益绑定
结果分析
大企业对小公司的架构设计
其他影响微服务粒度的因素
拥抱变化的价值观
从CEO的视角看架构方案
服务粒度和研发效率
人性需求和微服务粒度
为什么会有人设计没有人性的架构?
案例背景
研发人员的心理安全感需求
自尊和成就感需求
安全感需求
生理需求
微服务的粒度设计
案例一:忽略研发人性的架构设计
马斯洛的人性理论
研发人员的人性需求对架构活动的影响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你好,我是郭东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马斯洛关于人性的理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个理论来看看我们在架构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架构设计必须符合人性,而在架构活动中,与“人”相关的主要就是研发人员和目标用户。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从研发人员讲起。
想想看,如果架构设计忽略或剥夺了研发人员的人性,会怎样呢?再一个,如果架构活动中尊重和顺应了人性,那么又能给我们架构师一个怎样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视野呢?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研发人员为什么需要安全感?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研发人员对安全感的需求很是强烈。内卷、35 岁危机、996,各种流行关键词似乎都指向了安全感的缺失。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刚刚学习的马斯洛理论这时候就可以回答了:因为我们都吃得太饱穿得太暖了!我们的生理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么一来,心理安全感的需求就赤裸裸地暴露在那里,等待着被满足。
这个答案是半开玩笑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研发人员的生理需求的确不在架构师的考虑范围之内。顺便说一句,有极少数公司会利用人的生理需求来获益,比较阴暗。我唯一的建议就是,远离做这种尝试的公司,在这个时代你有更好的选择。
好了,言归正传。研发人员的生理需求是能够在软件架构考虑范围之外得到充分满足的,那么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如果一个研发团队,本来是具备心理安全感的,但是突然间却被剥夺了,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本文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设计中,人性需求对研发活动的重要性,并以马斯洛的人性理论为基础,强调了架构设计必须尊重和顺应人性。通过案例分析和马老师的对话,阐述了微服务粒度设计应考虑研发人员的安全感和自尊需求,以及对服务本身的原子性、团队大小和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文章指出,微服务的粒度设计应该最大程度地满足研发人员的安全感和自尊,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同时,强调了在大型架构方案中早期讨论方案可行性的重要性,以及从人性角度思考微服务粒度设计的合理性。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人性需求和马斯洛理论,为读者提供了对架构设计的新视角。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郭东白的架构课》
新⼈⾸单¥68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92)

  • 最新
  • 精选
  • Right
    回答第二题:「拥抱变化」是否反人性,在于变化的内容是什么。许多公司「稳定守旧」反而让人更没有安全感,比如抱着多年前的老技术不放,项目中使用的技术和目前世面上流行的技术严重脱轨,研发人员在这种项目下除了稳定熟悉之外,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如果公司乐于拥抱前沿的技术,研发人员反而会安全感十足,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增值。所以「拥抱变化反人性」这一点,正确性是对于目前所处的环境中我是安稳的(熟悉项目、没有挑战没有失败、没有压力),而错误性在于对于整个大的市场来说我是在减值的(技术落后、没有挑战也没有成就)。 当然,不是说拥抱新技术就一定是好的,还得有一个度,如果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就无脑上,那也会让研发人员缺乏安全感。 上面说的只是现在技术的角度,如果变化的内容是业务方向、战略意图等,这种我觉得就不算是「拥抱变化」,而是像前几课说的「没有确定架构目标」,这种情况毫无疑问会让研发人员没有安全感。 说到这里,其实可以发现老师讲的几条架构守则都互有关联、一脉相承,前几课讲的确定架构目标带来的好处,用这节课的内容也能很好地阐述:有了明确的架构目标,才能顺应人性,研发人员才会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内心的安全感。

    作者回复: 谢谢。 你的答案是我很有启发

    2021-12-19
    49
  • qinsi
    文中提到,开发微服务好比新时代的农民工种地,并列举了古罗马和中国等的例子作对比,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古希腊的例子。据传古希腊有支精锐部队叫底比斯圣队(Sacred Band of Thebes),战斗力极强,甚至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斯巴达军队。其特点就是两人一组的作战单位,彼此相互掩护,为对方提供安全感。那么开发单个微服务是否也可以两人一组,顺便还能够延续结对编程的优良传统?

    作者回复: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 之前看到过古希腊军队是鼓励同性恋的, 似乎就是这个套路啊。

    2021-12-14
    5
    24
  • neohope
    拥抱变化的七个层次: 1、极少数个人来自于某种信仰 2、少数个人来自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3、部分人来自对组织或环境的信任 4、多数人是被逼无奈,被动接受 5、某些人只想别人拥抱变化,自己才能维持不变 6、很多时候是组织对无法维持稳定环境的一种掩饰 7、更多时候就是一个口号,自嗨而已,不敢付出行动

    作者回复: 有层次!

    2021-12-30
    2
    18
  • jiankang
    学到现在,忽然感觉老师讲的内容暗含了自我实现。 良知是自尊的前提,决策的正确性是增强自我的一种方式,思考力是决策质量的保证。

    作者回复: 赞! 特别赞!

    2021-12-15
    2
    17
  • shawn
    我觉得一个微服务可以让2个人负责,高级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安全感体现在主导该服务,初级工程师的安全感在工作中得到高级工程师的指点,觉得自己在成长。

    作者回复: 在新人落地的时候这么做是个好办法。

    2021-12-14
    15
  • 罗均
    再次感恩东白老师精彩的课程,和精辟的解说🌹🌹🌹 关于第三个问题,学生是一名一直在汽车行业的车厂老兵,这个领域连SOA都是奢求,更不用说微服务了。 然而老师以微服务作为土地来作比喻,的确是非常独到且精确的理解。再结合老师以类似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s)的原则来分配微服务工作的例子,对于微服务粒度的分解,学生有以下肤浅的想法。 服务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核心业务相当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粒度可以尽可能细到一人一服务,这些土地都是“寸土寸金”的。而非核心业务或相当于西北气候恶劣和土地贫瘠的地区,几乎没人肯去,这需要有魄力有能力,更需要有恒心的精英去开垦,才能将“黄沙变金沙”。从90年代朱总理发起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福建省帮扶宁夏省致富的事迹最为amazing。对于非核心业务也是如此,在明确的战略意图指导下,粒度可以大很多个数量级,例如90年代有位福建老板,一口气包下10万亩戈壁滩,经过20多年的开垦经营,硬生生将那块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变成绿油油的创收百亿的红酒基地。一些非核心业务,最直接的就是运维,美国那边就有很多优秀团队就硬生生“开垦”出极其优秀的服务,例如目前一大堆神奇的DevOps工具链。 在非核心业务上开创绿洲,或比在核心业务上锦上添花,更有意思。 谢谢老师😊

    作者回复: 你这个解释非常有画面感! 谢谢!

    2021-12-16
    2
    13
  • lujg
    有一个疑惑,希望老师回答。微服务架构中一个人负责一个以上核心服务。那么对于pull merge的review过程应该怎么实施?

    作者回复: 我理解你问的是如果是一个高风险的merge, 需要其他人帮忙review, 但是如果一个人负责一个核心服务, 其他人是不是就没办法提供有价值的review? 我觉得如果这个是你问题的话, 一个不熟悉代码的人提供高质量review所需要的时间变得更长, 而不是没办法review。 也可以做group review。 另外我认为日常Code review的价值更多在于能力成长, 而不是控制风险。

    2021-12-17
    4
    12
  • 与非
    中台战略是不是也让开发人员没有安全感?

    作者回复: 不一定,但是在大公司里肯定是的。

    2021-12-14
    2
    10
  • JianXu
    郭老师,关于第一个CEO 从心里是否认同的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 从这篇文章的阐述来看,得出CEO 从内心并不认同似乎是很直接的结论。但是我宁愿把人高看一眼,一家这么大的公司的CEO 能力应该是强的,认知应该是高的,所以我宁愿相信该公司的CEO 甚至整个项目里也不乏能看到您文章中指出问题的人的,那为什么仍然没有撤回这个项目呢?利益绑定问题下面的人不能破那上面的人呢?最终上面的人还是要对业务结果负责人的啊…… 关于派人去直接做迁移,我不知道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是完成迁移还是去赋能小公司的开发人员?如果只是迁移我认为可行,如果是赋能那就背道而驰了。而当问到赋能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心是为这些小公司的员工好;当问到迁移从而不需要这么多并且可以降低员工要求的时候,发起这个动作的高管对待这些人的心是如何的呢?资源吗?

    作者回复: 你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 我给你一个总的回答: CEO和创始人和下属的股权比例差异非常大。 这是背景。 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问你自己一个问题: 假设有个为你所不齿的事情, 但是有人要你做。 你断然拒绝了。 然后那个人写给你一张支票, 你还是断然拒绝了。 然后那个人在支票上加了一个零, 再加一个零。 你可以问问自己能幸存在这些零之后的是什么?

    2021-12-18
    6
    7
  • 欧阳绍聪
    带领团队通过技术优化,进行架构演进,为业务带来外部变化适应性,这是我理解的拥抱变化。而不是要求研发团队,不断修改业务方向,通过广泛探索,“瞎猫逮到死耗子”的方式,找到变化突破口。

    作者回复: 是的!

    2021-12-16
    7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92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