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大小10.60M
作者回复: https://promcat.io/ 这个可以做一些参考
作者回复: 👍🏻
作者回复: 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想在一个地方做关联查询,只能把所有数据拉到一个中心,如果对关联查询没有需求,同时使用阿里云的监控、腾讯云的监控、华为云的监控、本地IDC的自建监控,分别去管理,也问题不大,不过告警事件最好聚拢到一起,要不然,故障协同处理是个问题
作者回复: 这其实是两个维度的。 比如jvm监控,监控了很多指标,有些指标是饱和度指标,有些是latency指标(比如后文介绍kafka监控,就是通过jmx暴露了很多指标,其中就有latency相关的)。
编辑回复: 在19、20讲哦
作者回复: 🩸的教训~
作者回复: 👍🏻
作者回复: 👍🏻
作者回复: 1,云厂商自带监控,不过有人觉得不好用,会自己整 2,大厂其实很少用监控大屏,不同业务线可能会有业务指标的监控大屏,普通指标一般不太值得放大屏上。终端监控从服务端角度主要看在线连接数,如果在线连接数掉了,说明大量设备离线,IoT场景很实用。安卓和iOS的App的话,也有监控需求,比如卡顿率、首屏加载时间等,端上监控是另一个话题了,不在本专栏探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