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美
王争
前 Google 工程师,《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专栏作者
123426 人已学习
新⼈⾸单¥98
登录后,你可以任选6讲全文学习
课程目录
已完结/共 113 讲
设计模式与范式:行为型 (18讲)
设计模式之美
15
15
1.0x
00:00/00:00
登录|注册

100 | 如何将设计思想、原则、模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项目中?

刻意训练
思考代码质量
思考设计
积累设计模板、代码模板
借鉴
模仿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有死磕精神
多看几遍
刻意思考、刻意训练、追求极致
在实战中反复学习、模仿和借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何将设计思想、原则、模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项目中

该思维导图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上一节课,我们对整个专栏的理论知识点做了串讲复习,不知道你掌握得如何?对于上节课总结的重点内容,我希望你能多花点时间搞透彻,对于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内容,我建议你把专栏当作工具资料,用到的时候随手查阅,再深入学习研究。
实际上,很多小伙伴反应,虽然理论掌握得差不多,专栏也很贴近实战,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都有结合实际的代码案例,并且最后还有集中的项目实战,但落实到自己写代码的时候,还是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其中。今天,我们就再聊一聊,如何将设计思想、原则、模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开发中。
话不多说,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吃透理论、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把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的前提是,对理论有透彻、无盲点的理解。如果我们对理论知识掌握得似懂非懂,在实际软件开发中,遇到跟专栏中讲过的问题类似,我们可以照葫芦画瓢去解决,但是,如果问题背景稍有改变,我们就会比较难联想到对应的理论知识,更难灵活地应用理论去解决。
要想透彻理解专栏中的每个知识点,一个是要多看几遍,二是要有死磕精神。虽然这两个方法可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听起来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但从我自身的学习经验来讲,它们确实很有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时候,对某个知识点,如果看一遍看不懂,你就硬着头皮多看几遍,或者隔几天再回过头来看一遍,你会发现原来很多看不懂的地方,自然而然就懂了。
确认放弃笔记?
放弃后所记笔记将不保留。
新功能上线,你的历史笔记已初始化为私密笔记,是否一键批量公开?
批量公开的笔记不会为你同步至部落
公开
同步至部落
取消
完成
0/2000
荧光笔
直线
曲线
笔记
复制
AI
  • 深入了解
  • 翻译
    • 英语
    • 中文简体
    • 中文繁体
    • 法语
    • 德语
    • 日语
    • 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 阿拉伯语
  • 解释
  • 总结

本文提出了如何将设计思想、原则、模式等理论知识应用到项目中的三个关键方法。首先,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多次阅读并执着钻研;其次,在实战中反复学习、模仿和借鉴,通过实际项目锻炼能力;最后,刻意思考、刻意训练、追求极致,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开发中。这些方法将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代码能力和质量。通过这些经验,读者可以在自己参与的项目中开始关注代码质量问题,提升代码能力。文章鼓励读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享给朋友。

仅可试看部分内容,如需阅读全部内容,请付费购买文章所属专栏
《设计模式之美》
新⼈⾸单¥98
立即购买
登录 后留言

全部留言(36)

  • 最新
  • 精选
  • 业余草
    总结一套脑图:https://static001.geekbang.org/horde/e8/e812cf142371fed874cd5faaa797cc5d.png

    作者回复: 👍

    2020-07-07
    2
    33
  • W
    求出系统设计课

    作者回复: 😂

    2020-07-09
    6
  • 岁月神偷
    结课撒花,真的非常感谢争哥的知识分享。在这半年的学习时间里,我的代码质量和编码水准确实有质的提升,同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为公司写了一套用于记录日志的通用底层框架,目前已被广泛使用。有一点学习感悟想要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非常重视那些在日常工作中能即刻运用起来的知识点,例如常用的设计模式,编程规范,持续重构的技巧和单元测试。这些容易被运用到日常工作的知识点,是我实践的切入点,快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加快了我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速度。 有了一定的积累后,我开始尝试将所学的知识赋能给团队,给团队内的小伙伴提供编程的指导,提升他们的代码质量。这个过程是更加困难的,从学生到老师,需要更加扎实的知识基础,从懂了到完全懂了是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的,想要给别人讲清楚,自己必须最清楚,讲着讲着发现什么讲不清楚了,就知道自己是哪里没搞懂了。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发现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2020-06-22
    1
    70
  • Jxin
    1.看来还得做下专项的刻意训练。虽然大部分东西,问答我应该都没问题。但对部分场景的敏感识别,这个应该还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刻意训练。 2.这是一门知识型+技能型的课程。 3.作为一门知识型课程,我觉得很棒。栏主的见解清晰独道,既好理解也能抓到重心。 4.作为一门技能型的课程,很遗憾,有所欠缺。但这主要也是受限于授课方式。技能型的课程,需要演示,实践,反馈三个环节。课程里面有实战的部分,但仅限于演示。而技能型课程缺少实践和反馈是很难被掌握的。所以才会有开篇栏主说的,部分同学理论感觉都ok,但却用不到项目中去的现象。 5.拉个刻意训练的群应该不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针对性的写设计模式,阅读他人的应用,参与讨论,应该会是个很好的补充。
    2020-06-22
    3
    16
  • 小乙哥
    花了四个月时间,走完了专栏。相信多年之后,回头再看,这个专栏还是对自己有影响的!其实,一开始不理理解争哥花那么大的篇幅功夫讲解面向对象和设计原则的,可是,走到设计模式,尤其快看完设计模式的时候,我就发现前半部分的“心法”显然要重要设计模式的“招式”(站在架构设计层面,其实设计模式也是心法)。我还发现自己两个转变:一是在写代码的时候不拿着设计模式到处钉钉子了;二是看spring、mybatis这些源码的时候,不是无头绪的到处debug了,也不是上来就抱着大段代码乱啃一起。而是尝试从设计、扩展性、解决什么问题、应用在什么场景、框架易用性和低侵入性是怎么做的?怎么把设计模式巧妙地糅合进问题场景中的 先mark一下这一程的感受,为未来的自己和当下自己再次见面,留下点交流的内容
    2020-11-01
    1
    12
  • Monday
    我把 极客时间 当作工具使用
    2020-06-22
    1
    12
  • mamba
    今天是2020年6月23日。在专栏更新完最后一节课的后一天,我要开始学习专栏了。不知道需要过多久,我能从第一篇再来到这里。期待与自己的下一次相遇。那一定是收获满满的一段旅程。
    2020-06-23
    1
    6
  • skull
    我花了5个月学,我自认为掌握的挺扎实,项目中也能合理适度应用设计模式了
    2020-06-29
    4
  • Heaven
    反复重读,将书读薄,知识都是厚积薄发.后来路越来越宽,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设计模式相关的知识了,但是每次都能有新的理解
    2020-06-22
    3
  • return
    争哥牛逼, 读了很多设计模式的资料 看的云里雾里, 争哥一讲 明明白白, 如同算法专栏, 神。 期待争哥带来其他方面的学习
    2021-02-09
    2
收起评论
显示
设置
留言
36
收藏
沉浸
阅读
分享
手机端
快捷键
回顶部